“传统村落的焕新不仅在于文化的传承和旅游的发展,更在于产业的兴旺和经济的繁荣。”近日,在第三届“文化旅游看河北——传统村落我的家”主题宣传活动中,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妍就冀州传统村落的创新发展进行主题推介。
走进衡水市冀州区堤北桥村,错落有致的街道与青砖灰瓦的古建筑相映成趣,游客们漫步其间,品味传统村落的意趣之美。堤北桥村始建于西周时期,至今已有3000年历史,因其独特的“鱼形街”布局而闻名。村内至今还保留着大量传统民居和明清石碑、牌匾、古树,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瑰宝。近年来,冀州区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堤北桥村的古宅、古树、古碑等进行了精心修缮和保护,确保留住乡愁古韵。
衡水市冀州区堤北桥村村口树立的“中国传统村落“地标。 冀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堤北桥村还积极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京剧、架鼓等民间艺术形式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每逢重要节日,或农历逢二、逢七的日子,村里的京剧社就会为村民和游客带来精彩的演出,成为了村落文化的一大亮点。
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冀州区还积极推动传统村落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周妍介绍,依托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资源,冀州区提出了“借湖造势、环湖兴冀”的发展思路,打造出了“一城、一湖、一带”的旅游板块。在环湖生态休闲旅游带上,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候鸟迁徙的壮观景象,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此外,在堤北桥村等传统村落周边,冀州区还打造了多条旅游线路和景点,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参观古建筑、品尝地方美食、体验传统手工艺,感受古韵今风的独特魅力。
两名游客漫步游览堤北桥村,欣赏秋色美景。 冀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传统村落的焕新更在于产业兴旺和经济繁荣。”周妍说,冀州区依托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和智慧物流园等项目,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体验、教育等多功能拓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在堤北桥村等传统村落,村民们通过参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的梦想。农家乐、民宿等旅游服务设施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优质的旅游服务,也让村民们实现了致富增收。
冀州区的传统村落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成为了一张靓丽的名片,在保护与发展并重、传承与创新并进的道路上,这些古老村落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届“文化旅游看河北——传统村落我的家”主题宣传活动由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新闻社河北分社共同主办,中共井陉县委员会、井陉县人民政府、中新社(北京)国际传播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承办。
编辑:闫海雪
来源:中新网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