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特约评论员:延 迹     

  近年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河北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财政税收的主来源。截至6月底,全省民营经济主体总量为889.84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7.92%。今年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4620.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7.3%,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数据印证,民营经济正以硬核实力扛起全省高质量发展大旗。 


  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河北多措并举、协同发力,以政策措施“组合拳”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破壁垒促公平,厚植发展沃土。公平竞争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石。河北以制度性改革破除各类显形和隐形壁垒,在项目招投标、市场准入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下大气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铺就公平竞争赛道。其中,在省市县三级全面落地的“双盲”评审改革,让招投标“玻璃门”“旋转门”成为历史,自2023年5月推行以来,民营企业中标率、中标额分别提升到85%、45%左右。市场准入领域严格落实“非禁即入”,2024年全省民间投资增长2.0%,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民间资本在重点领域展现出强劲的投资信心和动力。  

  强要素优服务,激发创新活力。创新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河北建立44部门联席会议机制,设置民营企业沟通交流“直通车”,常态化听取企业意见、回应企业关切。实施土地、人才、金融、科技、公共资源、数据等6大要素环境提升行动,下足“绣花功夫”,精准落实各项纾困政策,全方位强化要素保障。如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实现应享尽享,科技创新券累计支持930家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367项,“共享智造”模式赋能78个特色产业集群1.2万家企业……各类政策的“精准滴灌”,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在燕赵大地充分涌流。  

  严监管护权益,筑牢发展底线。法治是民营经济行稳致远的保障。河北强化执法监督,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以“零容忍”态度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推广“入企扫码”新模式,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通过司法机制与行政督导结合,2024年全面完成国家台账内清偿任务,推动“纸上权益”加速兑现为“真金白银”;秉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持续优化亲清政商关系,真正解难题、办实事,让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从连续三年“新春第一会”聚焦营商环境,到建立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和问题办理反馈机制,河北始终以政策“硬度”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温度”,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提供广阔舞台。在充满活力的燕赵大地上,河北民营经济必将在政策全方位护航下不断迈上新台阶。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原标题:冀时评 | 政策护航河北民营经济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