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特约评论员:延 迹
10月9日雄安新区启动区内,五星红旗在中国华能总部大楼和中国中化总部大楼前冉冉升起,标志着作为新区首批疏解的两家龙头央企正式迁驻雄安。这不仅是雄安新区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历史性突破,更折射出河北举全省之力筑巢引凤的深层逻辑。
“无感过渡”传递协同温度。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让疏解企业“搬得顺、留得住”,雄安早已织密全周期保障网: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推出企业跨省市迁移“1+N”方案,将登记、涉税等6大环节整合为“一件事”,实现“一键迁移、无感畅办”;开通定制公交,上下班高峰期每10分钟一趟;定向提供约2000套高品质租赁住房,京籍员工随迁子女转学“一站式办结”……这份便捷背后,同样离不开省级层面的协同支撑 ——京津冀1053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三地社保卡实现5大场景应用一卡通。从新区到全省,共同为疏解人员撑起“无忧伞”。
“集群崛起”加速动能迭代。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雄安的发展不仅着眼于承接疏解,更致力于产业引领,加速形成高端产业集聚效应。截至目前,已有3家央企总部正式入驻、8家完成注册,超300家分支机构落地生根,中国星网带动60余家空天信息领域企业迅速集聚,中国华能“四板块一中心”加快布局,中国中化为新区注入高端化工等重要产业动能。数据显示,在央企疏解与重大项目双轮驱动下,今年1月至8月,雄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4.8%,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河北联手京津围绕“六链五群”搭建起重大协同平台,让央企产业链能够“落地即投产、投产即见效”。
“双向奔赴”实现共生共荣。疏解从不是“单向搬家”,而是央企与燕赵大地的“价值共生”。雄安紧扣“绿色、智能、创新”定位,充分依托制度创新优势、资源集聚效应和开放合作平台,为央企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两家央企带来约2000名优秀人才和众多高端技术资源,为雄安创新发展注入“源头活水”。这种双向赋能还在向全省辐射,两家世界 500 强企业将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为河北创造诸多就业岗位,形成“疏解—集聚—辐射”的协同链条,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蓝图在燕赵大地上加速落地。
从平地起高楼到产业聚新城,中国华能与中国中化的顺利迁驻印证,河北用“真服务” 换来了“真疏解”,雄安用“好生态” 赢得了“好伙伴”。当中国矿产、中国大唐等更多疏解央企落户雄安、扎根河北,这片热土必将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全国样板,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谱写出崭新篇章。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原标题:冀时评 | 双旗共扬映雄安 疏解之路见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