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河北省收藏家协会会员扈文立新收藏到一本解放战争时期边区重要教育教材——《历史课本》。这本教材由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教育处编著、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发行,是研究晋察冀边区教育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教育价值与收藏意义。目前,这本教材已在衡水市首家红色文化书屋展陈。




该课本为32开,全册共18课,内容上起隋炀帝时期,下至鸦片战争前,脱稿于1945年6月,由冀晋区第二专署印刷所翻印自《高级小学适用历史课本》。其价值体现在多个维度,首先,该课本具备很强的历史研究价值。作为晋察冀边区教育史的重要实物佐证,它直观反映了当时边区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教育发展水平。同时,课本涵盖内容从隋朝延续至鸦片战争前,这为探究特定时期中国古代史的教学重点与叙述范式提供了参考。在文化传承方面,课本通过系统讲述中国历史,有效强化了民族认同感,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积极意义。该课本还颇具教育借鉴价值。晋察冀边区教育作为战时教育体制向正规化、制度化教育转型的过渡形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影响深远,研究该课本可为当今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作为历经岁月洗礼的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文献,该书存世量稀少,是红色收藏领域的重要品类,深受红色收藏爱好者及博物馆的关注。


通讯员 张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