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共体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大会、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建设与评价现场深度交流会议、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仅半个月的时间,故城县医院频频亮相国内大小会议及赛事,而其掌舵人居艳梅更是步履匆匆。
身兼数职,使命在肩。作为故城县医院院长,居艳梅要引领医院创新发展;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她要为国家健康战略献策;作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健委医共体专家、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她又要在临床实践与学术研究中寻求突破,推动县域医疗水平全面提升。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居艳梅以坚韧与智慧,诠释着新时代医者的责任与担当,而她的坚守,源于一个个朴素的信念:
“我当院长是来干什么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
2016年,居艳梅通过层层选拔,当选故城县医院院长,这是她从医的第27年。
“我当时也在想,我当院长是来干什么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我从临床上来,知道老百姓看病不容易,咱必须把医疗水平提高了,让百姓不再受看病难之苦!”居艳梅快人快语,道出质朴心声。
上任仅一个月,雷厉风行的她就办成了一件大事——硬是把北京专家团“抢”来了!
当年4月,居艳梅在清河县中心医院见识了北京专家团合作模式的效果,她当机立断:“我们要做衡水第一家和专家团合作的医院!”她的实干精神打动了对方,原本需要排队数月的合作项目在一周内敲定。自此,每周六、日,北京各科专家准时出现在县医院——做手术、带查房、教病例、解疑难。
九年耕耘,成效斐然。从最初的“专家带着做”,到“本院医生做,专家在一旁指导”,再到如今,除非疑难手术或家属要求,不再需要专家坐镇,医院三四级高难手术占比升至65%,位居全省县级医院前列。
2017年,故城县先后被确定为衡水市和河北省的医共体试点县。
彼时,医共体改革在全国刚刚起步,如何整合全县医疗卫生资源形成统一的医疗体系?怎样最大化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具体制度和绩效方法怎么制定?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没有现成方案,居艳梅便率队三赴安徽“取经”。归来后,她向县委、县政府建言:没有先例,我们就摸着石头过河,整合全县医疗资源。从两家卫生院启动改革,到如今覆盖全部13所卫生院、505个一体化村卫生室,让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大幅提升:远程心电网络率先覆盖全部乡镇和部分村医,实现了村医、乡医做图、县医院专家诊断,5分钟就能传回结果,为400余位心梗患者争取了生的希望;捐赠的B超、心电图机、手术床等设施,极大提升了基层诊疗能力;主治医师以上大夫派驻乡镇,带领基层医生上午看病,下午为群众普及常见病防治知识,让昔日荒草丛生的基层卫生院实现了“环境、纪律、能力‘三提高’”。
几年来,居艳梅不断带领全院巩固医共体改革成果,积极推进“人、财、物”统一管理,成为了国家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加强医共体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三级综合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
“牵头医院能力不强,就没法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发展。”
居艳梅常说的一句话:“牵头医院能力不强,就没法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发展。”
怎样建强医院能力呢?
医院最核心的是医疗服务能力。作为全县妇产专业“领头雁”,居艳梅带头开展新技术,多年来填补了32项县级医院空白。其中,2020年开展的3D腹腔镜手术填补了衡水市空白,获河北省鲁班奖。主编医学著作8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7篇;主研、参研科研项目9项。
在北京大医院持续带动下,县医院更是独立成熟开展了冠脉支架植入、脑卒中静脉溶栓、介入取栓、ERCP取石、无痛分娩等30余项高新难技术;涌现出2个省重点专科、15个市重点学(专)科、7个县重点学科。去年,全县外转诊率降至5%左右,为全市最低,还吸引了周边两省三市七县的患者前来,县外住院患者占比32%。
“改革就意味着利益调整。”居艳梅深知,只有守正创新才能在改革中既坚守原则,又灵活应变。
2018年,故城县医院在全国最早实行医共体医保基金总额预付。居艳梅以铁腕控费,砍去700种监控与营养药品,总额预付下的控费盈余曾达2000万元,医保结余反哺绩效,让百姓和医护双双受益。
曾有人笑称居艳梅是“铁公鸡”,而她却把钱都花在了刀刃上:2020年,她作为市政协委员提案县财政每年出资400万元,定期给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免费发放两病药品;2023年1月,开展“百县十万人肿瘤筛查公益行动”,惠及800余人;又推行了全民免费用中药行动,医保报销外全部由县财政承担;2024年,启动了全民健康筛查行动,做到疾病筛查覆盖全县各村社区……
如今的居艳梅诸多荣誉在身。当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优秀县域院长、中国市县医院杰出管理人物等荣誉称号纷至沓来时,居艳梅却初心依旧:“我的手机号20多年未变,全县人民都能找到我,很多人说我‘傻’,但我就是一心为党,一心为了人民。”
这份不变的赤诚,让居艳梅真正做到了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我不怕医生们比我强,医院蒸蒸日上发展是为了53万故城百姓。”
功以才成,业由广才。居艳梅深知人才是强院之本,致力于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
她大幅提高招聘门槛,注重“源头活水”。医生岗位以招收规培生和研究生为主,严把入口关,近几年引进硕士研究生36人。
“选择了学医就得无怨无悔,就得给老百姓奉献,一上班就想清闲的,学历再高我也不要。”相比于学历,居艳梅对医德的要求更为严苛,常在周会、月会上给员工上“政治课”,让全体医护人员谨记“医者仁心,责任如山”。
每周的北京专家坐诊,被她视为绝佳的“全员进修”平台。“专家来了,带动的是整个科室!讲课、查房、手术,大家都能学。这比单送一人出去进修,效果强得多!”她顶住压力,不惜自掏腰包承担专家费用,只为团队能持续“近水楼台”。九年坚持,成效卓著——众多骨干医生在专家“传帮带”中快速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中坚。
更显格局的是“破格激励”政策。磁共振室主任姜洪新潜心钻研DTI技术,首次发现并命名8个新的神经纤维束,研究成果在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居艳梅多次向县委建议,破格将其提拔为副院长,先后奖励40万元支持其科研,让技术价值真正得到体现。“我不怕医生们比我强,医院蒸蒸日上发展是为了53万故城百姓!”
在政策与院长决心的双重加持下,姜洪新团队成果丰硕。2024年DTI技术作为衡水市重大专项,召开了现场推广会;与清华大学健康研究院合作了课题:获国家2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其本人更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人才标杆。今年6月,在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的健康大数据应用技术赛道中,姜洪新主研的“功能磁共振及 AI 脑影像技术”项目荣获三等奖,成功入选十大典型创新应用场景。凭借此项目,故城县医院作为大赛中唯一的县级参赛单位,成为从国家科研机构、省级医院等强劲对手中突围的亮眼“黑马”,还与浙江工业大学、成都国潮公司现场签约,分别就医工领域技术革新及建设全国首个县域脑科学数据中心等达成合作意向。
居艳梅坚信,唯有公正公平、廉洁奉公、心系患者,才能带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人才队伍。目前,医院拥有高级职称286人,获国家、省级称号专家20余人,人才梯队坚实有力,成为医院的硬核支撑。
秉持内心信念,肩扛百姓重托,居艳梅仍在医改之路上奔忙,以“创建三甲医院,建设全国一流县医院,打造冀东南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为指引,将故城县医院打造成百姓最坚实的“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