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桃城区河西街道“和熙同心·幸福同行”2025年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发布暨社区治理赋能中心焕新升级仪式在河西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活动通过发布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揭牌合作基地、成立公益基金等多项举措,推动基层治理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下午3时,衡水市委社工部、桃城区委宣传部、桃城区委社工部等指导单位和衡水市文联、衡水日报社、衡水学院、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衡水市社会工作促进会等共建单位代表,以及街道、社区工作者等100余人有序落座,活动正式启动。


社会治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关键的核心部分是“人才”。为使“人才”这一核心要素充分发挥动能,“桃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训中心”在此揭牌落户,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不仅为提升文明实践队伍能力搭建了学习平台,更是桃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的重要内容,让文明实践活动更专业化、品牌化,让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接地气、更聚人气。



为确保文明实践品牌项目落地落实,河西街道社区治理赋能中心焕新升级了2.0版。中心将充分引智引力,以“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人人共享”的培养理念、“1+14+N”的阵地模式、专家赋能团的资源整合机制等创新性探索,持续深化“雁阵工程”,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梯队,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独行快,众行远。活动为“艺术家实践基地”“全媒体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四大实践基地揭牌,真正搭建起文化下沉、新闻宣传、人才共育、社会组织各领域“共建共治共享”的桥梁,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深入探索贡献了社会合力。活动现场还为8名专家颁发了“社区治理赋能团”聘书,成立“河西街道社区发展公益基金”,汇聚了基层治理的“智慧力量”与“源头活水”。



筑牢平台、建强队伍,更需做实项目打造品牌。河西街道隆重发布“和熙同心·幸福同行”河西街道2025年文明实践品牌项目,聚焦“一老一小”、弱势群体、就业创业、文化文艺、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开展“幸福敲门”“乐龄关爱”“朝阳护苗”“暖新兴业”“美好家园”“家风传承”“艺泽万家”“善行联心”八大“和熙”系列项目计划,旨在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影响力的公益品牌,逐步构建全链条基层治理生态圈。这不仅是河西街道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精神的具体行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增强居民幸福感的重要举措,更是河西街道对辖区居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回应。


活动尾声,项目结对认领环节将此次活动推向了高潮。八项“和熙”系列项目计划的13个具体代表项目,分别由河西街道各社区(科室)与衡水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衡水市青少年心理研究所、衡水市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13个共建单位代表现场结对,精准对接社区需求,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项目落地生根,让文明之花在基层处处绽放。


“我们认领了‘和熙·幸福敲门计划’,能够链接辖区更多资源,以持续的‘网格走亲’活动,聚焦‘一老一小’、弱势群体需求,进一步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广场社区党总支书记梁丽娟期待地表示,此举对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治理氛围大有裨益。


衡水市委社工部副部长张营表示,这场活动彰显着河西街道在社区治理与文明实践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坚定决心,要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市的社区治理和文明实践工作树立榜样。


摄影: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