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天气转暖,行走在枣强县唐林镇倘村的小路上,一地一物,彰显和美。


近年来,倘村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深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提升和美乡村“大面貌”,推动乡村由“外在美”向“内在美”、由“一时美”向“持续美”转变,全力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村容蝶变 文明新风绣画卷


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栋栋房屋错落有致,房前屋后,从原来的小土路变成现在的硬化路,一处处看得见的变化、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一幅乡村“蝶变”画卷映入眼帘。


下午的阳光慵懒地洒落在村庄的小路上,小路边是一群正在晒太阳聊天的村民。“我们村正在把所有的小路铺砖硬化,你看,原来我们村就只有两条水泥胡同,现在把砖铺到了家家户户门口,出行更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倘村村民李荣发笑着说道。



和美乡村不仅看“颜值”,更要看“内涵”。


倘村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的作用,结合“线上线下”模式,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倘村将精神文明建设转化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用文明创建“小切口”,撬动乡村建设“大民生”。


水利建设 生命之渠润田野


倘村以乡村振兴示范点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村很大,人口多,耕地也多。”倘村村党支部书记李荣川说道。为了完善村里的灌溉设施,县水利局在村边挖掘了一条400多米长的水渠。“我们村的耕地有4000亩,挖掘水渠能更好地保护地下水,浇地的时候也更方便。”李荣川说。


“现在好了,有了这个水渠,种田就再也不用为水操心了。”一位正在路过的村民李志合笑着告诉记者,以后只要田地需要水,一打开水龙头,水就能哗哗地流进田里,既方便又快捷。


修建水渠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目前倘村的水渠工程正在稳步推进,此项目的实施将大幅改善辖区农田灌溉条件,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富民强村 葡萄飘香绘蓝图


乡村发展要有“颜值”,更要有“产值”。


在倘村村南的冷棚里,村民李晓明正在给大棚里的玫瑰香葡萄打顶尖和掐穗儿。 目前玫瑰香正处于花穗分离期,再有10天左右就迎来花期。



“我们村大力发展大棚经济,我们这片土地属于沙质土壤,种出来的葡萄相比其他临近村的都要甜。”种植玫瑰香8年的李晓明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因为我们这里种出的葡萄口感更好,也就能卖个好价钱”。


倘村依靠自身独特的土质优势,共有120个葡萄大棚,占地300余亩,种植品种主要是玫瑰香和阳光玫瑰。冷棚种植可以错季上市,抢占市场。


据了解,倘村的葡萄一般在5月底、6月初便可收获。种植户们带动了村内人就近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乡村蝶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一幅环境美、产业兴、农民富的美丽画卷正在倘村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