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重于泰山。12月12日,记者从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衡水检察机关紧盯社会效果,以高质效办案做优食品药品安全专项监督。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摸排线索145件,立案130件,制发检察建议93件,磋商4件,提起诉讼5件。



紧盯网络平台、社区团购等新业态,维护消费者权益。衡水检察机关通过履职发现美团、饿了么等网络外卖平台未履行资质资格审查、同城直送存在不规范经营等行为,立案5件,其中通过召开公开听证会,公开送达检察建议书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对特殊食品网络销售信息公示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式交叉检查。相关部门检查经营主体728家,督促平台配备食品安全总监21名、安全员42名。


立足衡水经济发展特色,服务保障“冀菜”“净菜”进京。饶阳县院通过走访农业经营主体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码不规范使用问题,推动饶阳县出台《关于完善食用农产品全程追溯机制的意见》,辐射带动8000余户生产户积极参与,5万余亩设施果蔬棚室纳入追溯体系,在全县推行果蔬交易带码准入制度,实现进京果蔬带码流通,保证农产品真实溯源,提升产品附加值,守好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防线。


聚焦群众身边的“小事”,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市检察机关聚焦自动售货机食品卫生安全、非食品级塑料袋套碗问题、农村诊所卫生环境、职业人员资格问题、制售饮水机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共立案43件。


衡水市人民检察院还创新方法路径做好食药专项监督,他们坚持以诉促治,促进诉源治理,今年以来办理涉及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销售假药,妨害药品管理等多个罪名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4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5件,诉请惩罚性赔偿金共计400余万元,依法让违法者“痛到不敢再犯”,对潜在违法者形成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