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炉的馍热气腾腾,从中间切开不切断,剁好的肉夹在馍里,再浇上一勺肉汁……11月25日清晨,王叶的摊位前围了一圈客人,她正动作麻利地做肉夹馍。




王叶的摊位在桃城区中华北大街与惠民路交叉口附近的便民服务点里。周边有冀衡家属院、方圆小区、香榭丽都等多个小区,人流量大。之前,每逢早、晚高峰,商贩占道经营,交通秩序乱,垃圾乱堆乱放。附近居民张秀梅深受其扰:“卖菜的、卖早餐的、卖水果的……原来每天都把这里堵得水泄不通,人多、垃圾多,路也不好走,一出门就闹心。”


“以前,我们的摊位都是流动的,出摊时间和地点都不固定,风吹日晒不说,收入也不稳定。”王叶说。


“小摊点关乎大民生,一头连着商户的生计,一头连着市民的便利生活。”桃城区路北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直接关停小摊贩,虽然能快速解决市容市貌和出行问题,但是少了人情味和烟火气,还影响群众的生活便利度;如果放任小摊贩四处摆放,就会影响市容市貌和市民出行。



为进一步消除商户占道经营、私搭乱建、垃圾乱堆乱放等顽疾隐患,路北街道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结合群众需求,积极清运生活垃圾,硬化路面3750平方米,科学规划了2000余平方米的便民服务点,划定68个经营点位,让流动摊贩“安家落户”,并规定营业时间为早6时到晚9时。


自此,布局合理的室内便民服务点取代了脏乱差的马路市场,环境变得干净整洁,摊位也井然有序。现在,王叶有了固定摊位:“自从有了这个便民服务点,经营环境好了,不仅生意更好了,而且还多了很多‘固定客户’,收入更有保障。”


说起便民服务点建成后的变化,张秀梅连连点赞:“现在,生活垃圾清除了,路也修好了,交通顺畅了,出入方便了,便民服务点里米面粮油、水果蔬菜、生鲜肉品、熟食卤味、面食小吃等啥都有,我们买得舒心,吃得也放心。”



这是我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打造的便民“微市场”之一。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桃城区、冀州区、衡水高新区按照“定时间、定区域”的方式,采取第三方管理和商户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已建设涵盖早餐、快餐、便民经营点等在内的“微市场”25处,容纳商户600余户,受益市民10余万人,有效解决了部分路段占道经营、环境脏乱差和交通拥堵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