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市分行积极深化部门协同合作,探索跨境人民币首办户拓展新路径,同时大力加强债券市场建设,推动柜台债券业务规范发展,并建立民营企业发债储备库,全方位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不仅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
深化部门协同,探索跨境人民币首办户拓展新路径。今年以来,该行持续加强与职能部门沟通联系,有效依托各部门业务领域和职能特点,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多维度宣传机制”、“全过程辅导机制”及“立体化展示机制”等“四个机制”工作模式,积极引导辖区金融机构推动更多外贸企业使用跨境人民币业务,并取得积极成效。截至6月24日,我市共有584家结算主体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其中跨境人民币“首办户”数量达到126家,占比21.58%。结算量0.79亿元,同比实现翻番,增长103.42%。外贸企业出口东盟国家人民币结算量4.88亿元,同比增长87.38%。截至6月末,我市共有611家结算主体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其中跨境人民币“首办户”数量达到147家,占比24.06%。结算量0.85亿元,同比增长53.75%。外贸企业出口东盟国家人民币结算量5.04亿元,同比增长68.92%。
加强债券市场建设,积极推动柜台债券业务规范发展。柜台债券作为连接银行间市场与零售投资者的重要桥梁,其规范发展对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市共有7家机构开办柜台债券业务。为促进该业务的健康发展,今年以来,该行积极加强政策宣讲,督导面向中小金融机构的柜台债券业务开办行做好与辖内地方法人银行的对接和推广工作。密切跟踪辖内柜台债券业务开展情况,督促开办行严格落实柜台债券业务各项规定和内控管理制度,为银行间市场分层工作做好准备。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投资者柜台债券余额23.97亿,我市柜台债余额18.12亿,位列全省第一名。
建立民营企业发债储备库,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为积极落实人民银行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金融市场工作会要求,继续下大力气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发挥“第二支箭”的撬动引领作用,提升民营企业债券发行规模。该行通过与科技、统计、工信等行业主管部门沟通联系,多角度了解辖内头部民营企业经营情况,摸排辖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等优质民营企业发债情况及需求。目前该行已建成辖内民营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两个发债企业储备库,共有10家企业入选。接下来,该行将继续做好债券市场政策宣介,组织辖内金融机构通过宣讲、上门等多种形式,为行业主管部门、民营企业家做好政策咨询与解读,畅通政策传导,打破信息壁垒。根据民营企业经营特点和资金需求,推荐适配的债券产品,推动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型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