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桃城区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农业大市,我市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去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8.8万亩。改造提升后的高标准农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要“高标准”。要围绕“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标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完善配套,强化资金保障,多层次、全方位推进各项建设举措。要坚持质量第一,高标准规划、严要求推进、全过程监管,建立健全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工程质量抽检,严把设计关、材料关、施工关、资金关、监理关、验收关等,确保将高标准农田建成民心工程、放心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管护也要加强。要建立健全多方参与、责任明确、协调顺畅、保障有力的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探索引入保险机制、购买第三方服务、委托专业化机构等市场化方式,通过以工代赈、设置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引导调度农民参与管护和监督的积极性,通过实行网格化、智慧化管理,做到“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不能松。只有把高标准农田建好、管好,才能将“粮田”变“良田”,让湖城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筑牢粮食生产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