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纺织之乡高阳县,4000余家纺织企业中,60%进行数字化改造,效率提高15%,年产毛巾达50亿条,平均每秒生产毛巾158条
在河北柏立信家纺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查看自动整经情况。 刘亚辉 摄
□保定晚报记者 刘亚辉 通讯员 杨瀰
在中国纺织之乡高阳县,这座县域面积4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万余人的北方小城,拥有纺织生产企业4000余家,从业人员12万余人。该县数字化转型让传统纺织产业脱胎换骨,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
7月31日,记者先后走进河北柏立信家纺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图强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探究小城纺织大产业的数字化发展现状及前景。
走进河北柏立信家纺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气息扑面而来。大型织造车间内,数十台进口织机在电脑的控制下精准运转,几名工人穿梭查看;后整车间里,全自动横、纵缝机快速锁缝毛巾,不见工人劳作的身影,这与纺织产业“千人纱,万人布”的传统生产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大屏幕显示的数智化管理系统,在线工人、当班效率、当日产量等信息一目了然。“以前的人工记录变成了机打票单,每个单据上都有唯一的条形码,扫码就可追溯产品的每个生产环节,既快捷又准确。”在后整车间包装区,河北柏立信家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珈岐指着包装箱上的条形码说。
全国每生产3条毛巾,就有1条出自高阳县,纺织成为高阳县富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目前该县具备出口资质的企业达427家,产品出口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阳县先后被评为中国纺织之乡、中国毛毯之乡、中国纺织基地县、中国毛巾·毛毯名城、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县、中国家纺巾被流通示范基地和中国领航创新产业集群。
在保定图强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输入电脑操作指令。 王琴 摄
搭乘数字化列车,高阳县着力打造柏立信、图强、圣翔、宏润4个“省级数字化车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集群整体转型提升,同时建立毛巾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打造纺织‘产业大脑’。”高阳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副局长任帅说。他介绍,目前,全县60%的纺织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生产效率提高了15%,年产毛巾达50亿条,平均每秒生产毛巾158条。
保定图强纺织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率先启用数字化管理,经过多年磨合更新,日趋完善。“数字化车间建成后,提升了公司产业技术水平,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自主品牌建设能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劳动效率、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保定图强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韩凤伟说。在该公司销售部,销售员魏学佳正在通过手机端查看订单信息。“手机可随时随地查看公司产品存量、订单动态等信息,让我们心中有数,方便与客户沟通。”魏学佳说。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河北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独辟蹊径,与北方昆曲剧院合作,将世界“非遗”昆曲和省级“非遗”高阳民间染织技艺跨界联合,运用数字化互动技术,创作“我家的毛巾会唱曲儿”系列产品。用手机扫描毛巾(浴巾)内侧二维码,即可聆听昆曲《牡丹亭》《红楼梦》等剧目的经典唱段。“我们还创造了御题棉花图织锦、带有‘身份证’的毛巾等,正在尝试会变色的毛巾、会讲科普故事的毛巾等新产品,数字化赋能、文化加持,高阳创造前景广阔。”河北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阳土布草木染技艺、提花布织造工艺传承人段惠说。
数智驱动产业未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目前,高阳县2700多家纺织企业建立网上销售平台,网上年交易额170多亿元,同时大力发展跨境电商,鼓励企业在国外创建自主品牌,柏立信在美国创立的SE品牌,在高阳本地生产后通过亚马逊和美国商超销售,利润率可达30%。“高阳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致力争做雄安周边数字化建设示范区,为保定打造高品质数字生活之城贡献力量。”任帅说。
来源:全保定网
编辑:贾扬阳
来源:全保定网原标题: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 小城大产业向“智”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