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24个省市重点项目提速建设,预计完成投资9.41亿元
位于故城县的河北奥冠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展厅。 齐红雨 摄
投资20亿元的国钠能源科技(河北)有限公司3GWh钠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一期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投资11.5亿元的乾诚电缆有限公司年产3000万米新能源电缆项目,目前办公楼及两栋光伏线缆车间正在施工;投资3.2亿元的河北沃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万套挖掘机属具项目,两栋生产车间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2025年初建成投入使用……7月的故城大地,一大批重大项目正“火力全开”、加紧施工、快速推进,处处跃动着蓬勃生机和活力、涌动着发展的澎湃热潮。
近年来,故城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强化要素保障,千方百计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效,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1月份至6月份,全县24个省市重点项目提速建设,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9.41亿元,完成率达63.62%。
蹄疾步稳,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故城县聚焦高质量发展,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市场方向和资金投向,多层面、广领域、全周期谋划了一批引领性、支撑性的大项目,储备了一批强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好项目,全力推动项目建设高开稳走、质效提升。全县成立13个“县级领导+乡镇+县直部门”的招商团,常态化“走出去”开展精准对接招商;成立县总商会和9个行业商协会,选派县直部门离任“老局长”任商协会党支部“第一书记”,加强党对商协会的领导,依托商协会开展以商招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40多个商会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县级领导“一包四”工作机制,推行重点项目“三色”台账管理,着力把重点项目建成骨干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省市重点在建项目40项,总投资143.7亿元。省重点项目以岭中医药、认养一头牛液态奶项目完成投资6.9亿元,投资完成率全市第一;认养一头牛液态奶项目已于去年10月份正式投产,截至去年12月份累计完成产值1.4亿元。
筑巢引凤,构建高质量发展“强磁场”。故城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历史机遇,与雄安三县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建设雄安-故城产业生态城,着力打造雄安衡水协同发展先行区、示范区以及雄安新区开放发展战略要地。去年9月,德州市主城区——德城区和故城县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打造区域合作共同体。产业生态城位于区域合作共同体的核心区,同时享受河北、山东两省政策支持,为园区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生态城分三期建设。一期起步区,打造雄安优质产业转移升级集中承载地。目前,已引进雄安企业95家,投资15.6亿元的全利软包装产业园、投资5.1亿元的乳胶制品产业园等大好项目批次建成投产,汇聚形成了塑胶软包装、乳胶制品两个细分产业,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先后建成投资4.2亿元的光大垃圾发电、投资7.5亿元的佐英固危废处理、投资2.3亿元的工业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基础配套项目,平台承载能力、要素供给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二期核心区,打造高端产业聚集区。重点建设3个园中园:总投资60亿元的以岭中医药产业园,一二期项目已投产运营,年产连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420万件,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规划面积3.03平方公里的化工产业集中区,去年已通过省工信厅批复认定,目前正在谋划总投资100亿元的华鲁恒升精细化工产业园项目和总投资35亿元的西林雅图生物制药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奥冠钠离子电池产业园,是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的优胜项目,投资10亿元的项目一期正在加快推进。三期产城融合发展区。与德州市德城区共同搭建就业交流平台、医疗共享平台、教育互促平台、交通互联平台等,全面实现同城化。
创优环境,助推项目建设“加速跑”。故城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聚焦工程项目审批提速增效,推出“模拟审批”“标准地+承诺制”“分阶段核发施工许可”“双证合发”等标志性改革办法,精准施策助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故城县城投集团在全市率先获得“AA”主体信用评级,目前正与北京国石智达公司合作,首个基金招商项目——投资12亿元的上海太洋科技新型材料项目将于近期签约落地;创新“国企搭桥”新模式,为康宏奶牛产业链建设补齐了生产加工环节;设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专区,项目落地成长“全周期”管家式一站办,创业服务包“一包到底”,实现了企业开办“零费用”、帮办代办“零距离”、助企便企“零障碍”。截至目前,先后为12个重点项目提供帮代办服务41次,为企业解决审批问题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