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3时,桃城区路北街道昊和沁园小区的居民活动中心会议室里座无虚席,不时传出阵阵笑声。一场由沁园小区邻里理事会会长王志勇主持,小区各志愿组织负责人、文体团队负责人、初心社工、居民代表等20余人参加的邻里理事会月度例会正在有序进行。



“自从有了理事会,小区环境卫生有人监督,各种活动有人组织,连夫妻半夜吵架都有理事长过来劝架。”活动中心负责人王金秀笑言。


活动中心人来人往,楼上新建成的社区家风馆参观者更是络绎不绝,与家风大道、家文化园林一起构成了沁园小区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沁园小区转转,文明实践有阵地,志愿服务有队伍,弘扬新风有活动,服务群众有保障,到处呈现出文明新气象。


  小小一个“家”做出大文章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3月23日,听说沁园社区家风馆正式开放了,市民李志旭趁着周末带孩子过来参观。“在家做一个文明的好孩子,尊敬长辈,孝顺父母。”今年10岁的李驰,已经参加了好几次沁园社区的志愿活动,觉得非常有意义。



“以传承家风家训这个‘小切口’,我们努力传递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能量’。”王金秀介绍。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风建设有许多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和睦兴家、崇德治家、廉洁齐家……良好家风传承传统美德,饱含全社会共同尊崇的价值基础。


基于此,3年前,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兵整合昊和沁园小区公共空间,打造了以“家风家训”为主题的家风大道,聚焦家风家训故事、名言警句,以文化人,潜移默化中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滋养居民家教家风。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漫步家风大道,一面面融入了家风、家训内容的文化墙,不仅将小区环境装点得古朴典雅,也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家风家训“大课堂”。与此同时,他们在社区内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宣讲,组织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受到居民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家庭教育宣讲离不开阵地。为进一步弘扬好家风,2023年,在市区两级宣传部门指导下,张兵结合居民“丰富内容,集中参观”的意愿,在家风大道旁建设了家风馆。家风馆面积280平方米,按照中华家文化脉络、中华名门家训、社区家风等不同主题,分成9个展区,涵盖了传统家文化、红色文化、新时代家文化等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体系。展览内容不仅图文并茂,还配置了电子触摸屏增加互动性。自家风馆开放以来,每天都有大批参观者慕名而来。



“这个家风馆,是大伙儿一块建起来的。”张兵介绍,展区里的一些家风故事,都是小区居民家里的真人真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大家伙儿爱看。”


榜样的力量春风化雨。为深入宣传新时代典型,尊崇先进、学习先进,引导大家争做先进,小区里又修建了公德榜、公德林,选举好人好事进行公布,年底在公德榜雕刻留名,鼓励居民学习。3月12日,2023年度上榜的小区居民与家人一同来到公德林,种下了7株石榴树,并将写有自己姓名的荣誉牌挂在树上留念,让美德和小树一同成长。



通过一系列活动,小区内一个个小家庭悄然间发生了变化。夫妻吵架的少了,老人和子女之间闹矛盾的少了,甚至每到深夜噼里啪啦打麻将的声音也少了。


这种变化让张兵心里美滋滋的。他又因势利导,探索开展了“十家连心”活动,让“家”的概念一点点拓展延伸:第一步明家训,上门帮助居民明确家训,并制成墙画,目前已有200余户在门口张贴;第二步晒家风,梳理居民家风故事并协助撰写,列入家风馆存档并供学习参阅;第三步“十家连心”,通过建立课程体系,培训入户指导师指导开展家庭教育,影响带动更多家庭参与并从中受益。


  巧打“社工牌”培育文明新风尚


“营营,我家楼道里有异味,麻烦你通知物业过来看一下。”“孙姨,家里孩子回来了吗?您腿脚不利索,有需要就说话。”……沁园小区社工韩营营的一天,是从各种“家长里短”开始的。



在昊和沁园小区,活跃着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身穿绿马甲,常年奔走在社区居民和物业之间,充当着小区居民之间、居民与物业之间的“调和剂”,他们就是衡水市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


“许多人认为社工是社区工作人员,然而并不同于一般社区工作人员,社工有着相关的专业知识,做项目更完备,解决问题更科学。”王金秀向记者解释,“我们每天和社区群众相处在一起,在小区里核实走访、了解沟通,往往也能了解需要增加开展什么样的服务,更容易发现他们的需求,得到他们的信任。”


为优化提升物业服务品质,2019年,沁园小区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初心社工,以实现物业、业主、社会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和谐、有序参与社区治理,提升社区居民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


韩营营清楚记得刚刚进入社区时的情形,为了尽快取得居民认同,他们开展了“爱心来敲门”活动,4名社工挨家挨户上门和居民对接,用了半年的时间将小区2474户走了个遍,“开始心里特别忐忑,怕被拒绝;可是看到一张张和善的笑脸后,我们几个人的顾虑全部打消了。”



工作开展之初,初心社工通过“初心邻里汇”微信小程序、“时间银行”等多种新颖方式,组建起自己的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了“情系桑榆 暖心助老”“美容大地 净化心灵”“太极学堂 国学诵读”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提升群众活动意愿,他们又设立了“时间银行”兑换积分机制,居民在开展不同类别、不同时长的志愿服务活动后可换取相应的“爱心积分”,凭“爱心积分”兑换“爱心币”,“爱心币”可在社区服务综合体中兑换相应的志愿服务,形成了“居民之间有互动、组织之间有联系、社区之间有共鸣”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很快在小区中引领起一股志愿服务热潮,不少居民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队伍壮大到500余人。



走访中,他们还注重发掘党员、教师、文艺爱好者、热心居民等小区“骨干”,协助成立了模特队、朗诵队、合唱团、太极队、健步走队等居民自治文体组织。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包粽子、包饺子、猜灯谜等社区活动;每月组织义剪活动,每周定期开展读书会、唱红歌、看老电影等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种主题活动300余场,大大提升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提起去年中秋节组织的邻里百家宴,王志勇总要自豪地笑出声来:“咱们是第一年举办,当时要求一人带一个菜,可心里真没底,就怕大伙端几盘花生米、拌黄瓜来。可没想到有带排骨的、有拿肘子的、有端牛肉的,都是自家的拿手好菜,摆了整整15桌!估计今年咱们的规模还得扩大!”


  菜单式服务满足群众新期待


“老王虽已六十几,服务小区不停息,里里外外人人赞,他为社区出大力。”提到王志勇的名字,沁园小区居民个个竖起大拇指。年过六旬的他如今是沁园小区邻里理事会的会长,总协调小区各居民自治组织。大到活动策划,小到邻里矛盾化解,到处都少不了王志勇的身影。



邻里理事会的设立,是初心社工回应群众期盼、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社区落地生根的一个全新探索。


“开展文明实践,一定要先知道居民需要啥、想干啥。”王金秀解释,理事会主要代表居民利益解决问题,相比物业、社工更容易开展工作,刚一成立就成了小区的民意“收集站”、矛盾纠纷“化解站”、社区“议事厅”,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大作用。


独居老人生病无人照料、离世无人发现;因子女长期离家在外,亲情缺失让老人患上抑郁症……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老年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面临一系列难题。



为更好地满足老年居民需求,初心社工积极探索新业务发展模式,在居民活动中心之外,还推出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照护中心、社工食堂等菜单式服务项目。


日间照料中心能够为社区及周边老年人提供健康理疗、心理咨询、居家护理、医学康复等服务,老人们在这里可以“抱团取暖”,有效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难题;投入使用的嵌入式照护中心,可为社区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护理、康复训练及餐饮服务,老人们既能在熟悉的环境内生活,也能得到更加专业、更高标准的照顾,方便家人随时探望,打造名副其实的家门口的养老机构,目前已入住老人13名。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早餐凑合吃或不吃,午餐匆匆吃两口,晚上加班回家晚也懒得做饭,很多人常常为吃饭而苦恼……2022年,他们又结合居民需求筹建了社工食堂,为业主提供早餐及午餐服务。今年,针对食客多为老年人的现状,他们将食堂改造升级,力求提供更符合中老年口味的饮食。目前,改造升级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中。



为更好地将服务与需求相融合,初心社工还搭建了“爱在家门口”服务平台,整合居民专业特长信息,组成社区资源库,业主在平台发布需求信息,平台根据需求提供“菜单式”服务,调动业主进行互帮互助,通过社区搭台、居民受益、反哺社区模式,不断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如今,一粒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正在沁园小区生根发芽,悄然融入居民生活,描绘出一幅文明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