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文盛街这段800多米的古驿道出南口,一块镌刻着蓝色“小河淌水景区”六个大字的石头矗立在一条小河旁。这条河就是《小河淌水》歌里唱的那条小河——亚溪河。发源于太极山麓桂花箐的亚溪河犹如一条墨绿色的玉带,自东向西、纵贯密祉境内的八士、永和、莲峰,再经密祉郎箐苴力河注入礼社江,全长30多公里,年均径流量150万立方米。亚溪河既是密祉的生命之河,更是密祉的民歌之河、爱情之河。亚溪河两岸田园风光旖旎,夜有溶溶月色倒映于粼粼清波,昼有天光云影点缀在十里画廊,“月亮出来亮汪汪,小河淌水清悠悠”的诗情画意随处可见。


本来,野性的高原风把密祉女人的性格搓磨得十分粗犷,可喝了这小河的水之后,一个个都变得林妹妹似的多愁善感起来。河边有一棵蟠虬古迈的老槐树,当地人称“望郎树”,弯曲的树干如老妇人佝偻的脊背,又如女子手搭凉棚盼望亲人归来的姿势,见证了千百种离别、相思和守望。千百年来,多少痴情幽怨的女子依偎着它,哼唱着一曲曲情真意切的密祉情歌,守望着那些要么随北往南来的马帮远走他乡,要么进入深山老箐放牧牛羊的情郎,倾诉满腹的情思:“哥哥放羊在深山,妹妹望郎小河边,河边有棵望郎树,花开花落几百年……”“白天望郎郎望见,夜晚望郎郎不知,小河潺潺诉心曲,月色溶溶寄相思……”


坐落于亚溪河上的凤凰桥,双孔青石,造型精巧别致,桥长14.3米,宽2.1米,跨径9米,桥面全部用边宽0.6米、长约6米的正方体石条铺成,中间的桥墩呈菱形,向桥东西突出,犹如桥之两翼,名为“雁翅”,以凸显“凤凰桥”的形态和内涵。凤凰桥的台面西部有一尊饱经风雨沧桑的“四不像”大独角兽石雕,背东面西,高1.8米,体重千斤,是密祉人用来降服水患、保佑平安的镇水神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古道边的凤凰桥、流水见证了多少依依惜别的场面,男人成了女人灵魂中不落的月亮,女人是男人心中永远流淌的小河。


因为有了这样一些男男女女,亚溪河才有了数不清的涌动不竭的泉眼,珍珠泉便是其中的古井之一。这口井凿建于清代中期,井口为正方形,四边各长2.5米,井深约3米,井沿以整块长条大石铺筑而成。一年四季,泉水清澈见底,昼夜喷涌不断,时有串串白色的水泡,犹如晶莹剔透的珍珠,自井底汩汩而出,成就了一道奇趣横生的自然奇观。


一座两层的亭楼矗立在凤凰桥的那端,曰文明阁,又称财神阁,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文明阁为重檐攒尖顶建筑,明二暗三层,总高约9.8米,茶马古道自阁内穿行而过。文明阁上面写有一副对联,上联:北斗烁烁珍珠泉涌;下联:东风浩浩凤凰腾飞;横批:小河淌水。不知是在描绘眼前的景色,还是在讲述过去的故事。阁楼内的木柱上,还贴有今年火把节时贴的红对联“传承地方风情史,追赶盛世文明潮”,并落有火把头的名字:李子龙、李永生、赵洁、张燕明等8人,时间是:二零二三年癸卯年火把节。这是今日之盛世的写照。


亚溪河,高原上一条没有河岸的小河,发源于无数情感的山脉。一条被红土地涵养过的小河,析出山谷,流下山冈,泡软了相思的月亮,回响着林鸟的啁啾、马帮的铃铛。那个女子一直站在月光下喊她的阿哥,一直站在月光里痴情地等待。她用小河淌水一样动人的声音喊他,她的阿哥在很远很远的山那边肯定听见了,但谁也说不清他为什么不回来?他们总是隔着好几架大山互相呼喊,喊得那小河水从好多人的眼里流了出来;他们总是隔着好几架大山共同咀嚼那枚说不清味道的月亮,她想念的阿哥在深山里,却始终也没有回来……


“小河淌水”的真正源头在距离文盛街12千米的桂花箐。沿亚溪河溯源而上,小河淌水清又浅,看得见沙粒、辨得明卵石之颜,数得清水底小鱼。有近1000米沿小河修了木栈道,成了市民健身步道,但大部分还是石头山路。我们驱车从另一条道路赶往弥渡第二高山峰太极山山麓的桂花箐,这里海拔3064米,箐两畔是一望无际的天然林,箐底、箐边满满都是桂花树。民间有“桂花箐里铺床睡,花又香来叶又软”的山歌。箐中有一株被当地人称为“树王”的近2500年的金桂花银桂花合欢树,它拔地而起,沿势而长,勃勃向上,不知疲倦地向上攀升,树的主干粗大,几个人才能合抱,树枝向四方斜出,如巨伞撑出一片阴凉。游人仰首,把身子仰成弯月,也看不到顶端。每当桂花盛开的时节,桂花箐满是浓浓的花香,相隔十几里就能闻到她的芳香。各种前来采花的蝴蝶络绎不绝,柔美的春风播洒芬芳,十里开外便可吮吸桂花的芳香。


桂花树下,悠悠然润耳不绝的就是人们说的《小河淌水》之源桂花泉。清澈透明的幽谷山泉,从这里“淌”出来,清得见底,清得一尘不染,怕惊了山间碧草如茵的悠闲,清溪潺潺,静静流淌,如空谷幽兰,似梦中钩月,更像一根颤动的生命的琴弦,流淌着企盼和忧伤。一段曲折之后,溪流倏地钻入岩石,只留下银铃般的笑语,在碧草间现其倩影,那么清高,那么遗世独立、飘飘欲仙。


亚溪河,一条在灵魂里流淌的小河,一条流淌爱情的小河,一条永远让人心动的小河,从生命里淌出情感,从岁月里淌出永恒,从中国淌向世界,从一个世纪淌向另一个世纪,由一个民族淌向另外一个民族……


作者:杨万宁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