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风暖花香。


每日下午2时左右,是阜城县崔家庙镇东高城村村民贾淑芬和闺蜜们相约散步的时间。她们轻快地走在干净整洁的马路上,经过一户户温馨别致的农家小院,笑容满面地和乡亲们打着招呼……



“我们是村庄里的都市,城市里的村庄。”贾淑芬和闺蜜们一边走,一边向记者炫耀。


如今,打卡崔家庙镇的任意一个村子,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我的村庄,变了模样!”


科学治理有“精度” 乡村颜值靓起来


汉风广场上,孩子们蹦蹦跳跳、学习汉文化;小游园里,老人们正在聊天、晒太阳……在崔家庙镇东高城村,一幅新时代农村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然而,小游园也有“黑历史”。在附近居住的村民刘洪斌说:“以前家门口就是个大坑,废水不少、垃圾很多。夏天苍蝇乱飞,臭气熏天,雨天更是出不了门。如今,出门就进公园,连家里的亲戚都比以前来往频繁了,没事就愿意来村里玩一玩、转一转。”


不过半年光景,东高城村就发生了显著变化:硬化水泥路1500余米;修建小广场两处,共1700平方米;建设小游园两处,共3000余平方米;拆除残垣断壁七处,共3000平方米……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乘着阜城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崔家庙镇按照“五清三建一改”要求,坚持高标准、高效率、高品质做好村庄清洁品质化,打造了刘枣胡村、西高城村、东高城村、营盘村、东郭庄村5个县级美丽乡村,推动形成了“点上有特色、面上有规模、整体大变化”的美丽乡村新格局。



“建言献策、出工出力,全村党员干部带头干。69岁的前村党支部委员刘树生,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十多天就参与进来,还主动贡献出家里的机具、器械等。”东高城村村党支部书记曹世友介绍,村民们从一开始“站着看”到“搭把手”,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请缨,争当村庄清洁的主力军、排头兵。


“农村人居环境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崔家庙镇党委书记申涛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群众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当家人”。


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崔家庙镇党员、干部、群众自发筹资58万元,在外杰出人士捐资132万元,全部用于硬化美化街道、种植绿化苗木等。



此外,为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崔家庙镇创建了3600个美丽庭院,让村庄由外及内美起来;实施秸秆回收利用行动,建立云秀秸秆回收中心,全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9%以上,有效解决了柴草乱堆乱放的问题;在全镇84个村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比武”,建立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网格化管理制度,打造了36个村庄清洁示范村,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探索治理有“温度”农村居民笑开颜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


“厕所不怕看,干净着咧!”崔家庙镇张家桥村村民董新艳一边打开自家厕所的门,一边笑着对记者说,“厕所改造之前,别说让别人看,俺从城里回来的孙子孙女都不愿意去,现在可大变样啦!”


走进董新艳家的卫生间,墙壁上的白色瓷砖一尘不染,水冲式陶瓷便池干干净净,一旁的红色桶里装满清水。


“我也学城里人,每天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董新艳介绍,家里之前用的是旱厕,不仅自己清理起来很麻烦,院子里还经常有臭味。改厕后,一年才需要清掏一次,只需打个电话抽污车就到家门口,不到二十分钟粪污就能清理干净。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厕是“细胞工程”,也是头等大事。崔家庙镇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头戏,加快农村厕所改造,推动农村厕所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维专业化,对1.3万座厕所应改尽改,让“方便”的事更方便。



以“厕所革命”为突破口,崔家庙镇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和污水治理,打出“组合拳”,让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高”。去年以来,崔家庙镇共铺设污水管网1.4万米,新建镇区污水处理站,镇区及周边11个村庄1.5万人口的生活污水全部实现了管网收集、集中处理、循环利用。同时,在全镇投放200多个小垃圾桶,代替原来的大垃圾桶,实现垃圾清运全覆盖,日产日清无残留。



“盖新房、买车子,我们村里光是好消息。没想到这么大岁数了还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即使有人拿楼房换我这小院,我都不换。”刘枣胡村村民刘海林笑得合不拢嘴,“如今村里的小伙儿说对象都好说着呢!”


文明治理有“高度”构建宜居大格局


打造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以美丽“塑形”,更要以精神文化“铸魂”。



百年党史主题街、党史系列宣传画……在刘枣胡村,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文明理念浸润人心。“1929年出生,少年时就积极参加抗战,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站岗放哨、挖地道、掩护照顾伤员……”初心广场上,村民刘希庭正在给外孙女李依梦讲村里“革命母亲”王秀珍的故事。



“为了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去年我们村成立了以张顺友为队长的广场舞队,以曹根昌为队长的锣鼓队。”曹世友介绍,每天晚上,打球的、跳舞的、打鼓的……广场上一派热闹场景。


乡土,永远是褪不掉的底色。营盘村的村标是在“战国阙”的建筑形制基础上抽象演绎而来;东高城村的村标使用了汉代石阙的建筑形态……崔家庙镇依托各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留住乡愁,赋予美丽乡村深刻的内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引发的蝴蝶效应,带来的不仅是乡村面貌的改变,更为经济增长、文化进步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动力和支撑。他们以红高粱为主题建设了“红高粱小镇”;以张家桥村冬桃为主题,打造了“冬桃小镇”;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崔家庙镇剪纸为主题,打造了“剪纸艺术小镇”……



在崔家庙镇,建设美丽乡村不仅是打造干净整洁的生态环境,更在于“产村融合”,不断提高村民收入。申涛介绍:“今年我们将壮大红高粱产业,种植高粱5万亩,力争打造华北区域高粱种植第一镇;建设冬桃种植示范区,以张家桥村为中心,建设休闲美丽乡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和田园综合体,并积极申报省级农业园区;发展中草药材种植,在康庄村、陈集村建立中草药材种植基地,培育中药材种植经营主体,把中药材种植打造成崔家庙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