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有很多人觉得更年期的到来,就是女性加速衰老的信号,那么女性到底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更年期?面对更年期我们应该怎么办?在“三八”妇女节前后,我们好好聊聊这个女性话题。
什么是更年期
更年期,医学上称为围绝经期。是否到了更年期,可以从月经变化、更年期症状、激素变化3个方面来判断:第一是10个月经周期中有2次或以上相邻月经周期长度相差7天,如平时周期28天,现在不到21天,或超过35天,就是进入了更年期。第二是出现潮热、出汗、睡眠障碍、关节肌肉酸痛、胸闷心慌、情绪变化等等不适症状。第三是内分泌激素检测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升高,雌激素(E2)降低,如FSH≥25IU/ml,表示已有卵巢功能不全。在临床上,我们以第一条作为判断更年期的标准。如果连续12个月不来月经,排除妊娠后可诊断为绝经。对于子宫切除的女性,没有月经作为标志,我们就根据症状和性激素检测来诊断。如果是40岁以下的女性,出现月经紊乱、稀发或闭经,且FSH≥25IU/ml,称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以前叫卵巢早衰。
更年期会出现哪些症状
更年期综合征,医学上叫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三大类症状:
血管舒缩和神经精神症状:潮热、盗汗,失眠、早醒,心悸、胸闷,焦虑、抑郁,脾气急躁,头晕、疲乏,耳鸣、皮肤蚁行感等;
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阴道干燥、性交疼痛,压力性漏尿,阴道炎、尿道炎反复发作;
低骨量及骨质疏松症状:关节肌肉酸痛,骨密度检查发现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易骨折。
若你出现了以上的一些症状,建议先去相应的专科检查,看看有没有相关的疾病,比如心悸胸闷去看心血管科,头晕头痛去看神经科,骨关节疼痛去看骨科等等,如检查后没有问题,那么就要考虑是更年期综合征了。有时,更年期综合征和专科疾病同时存在,可以加重专科疾病的症状,比如焦虑症、抑郁症。
为什么会出现更年期症状
出现更年期症状的根本原因是卵巢功能减退导致的雌、孕激素减少。
雌、孕激素是由卵巢分泌产生的。在育龄期,女性卵巢每个月经周期有一个卵泡发育长大,分泌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生长,到月经周期的中期,卵泡成熟排出卵子,排卵后卵巢分泌孕激素,使内膜发生分泌期改变,如果不怀孕,排卵后14天左右内膜脱落,来月经。40岁以后,卵巢逐渐衰老,卵泡减少、卵泡发育不良,先是不能正常排卵,不排卵就没有孕激素;接下来是卵泡耗竭,雌激素减少,到50岁左右绝经时,雌激素几乎就完全没有了。在更年期早期,因为孕激素缺乏,子宫内膜不能如期发生分泌期转变,就会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月经淋漓不净、大出血等情况,长期月经紊乱甚至会引起子宫内膜癌变。到更年期晚期,雌激素越来越少,绝经以后就完全缺乏了。雌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的器官和组织,当雌激素缺少时,这些组织器官的功能就会减退,继而出现各种各样不舒服的症状,其中以神经精神、血管、骨骼肌肉和生殖泌尿系统的症状尤为明显。
更年期和绝经后 雌、孕激素缺乏有什么危害
更年期和绝经对女性健康的危害,按出现时间依次为:
早期: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症状(潮热、出汗),骨关节肌肉疼痛,皮肤感觉异常,睡眠障碍,心境变化,假性心绞痛,皮肤、体型变化等。
稍晚:阴道干燥、性欲减退、性交疼痛,尿频尿急、漏尿,骨量减少等。
更晚:阴道、尿道萎缩,反复阴道炎、尿道炎,骨质疏松易骨折,心脑血管疾病,记忆力衰退等。
什么时候该去看医生
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就医:
第一,月经不到21天来,或超过2个月不来,或10天以上不干净,或出现大量出血;
第二,月经周期提前或推迟7天以上,同时伴有潮热、失眠、心慌、情绪不稳定等更年期症状;
第三,已经绝经者,有潮热、失眠、心慌、情绪不稳定、性生活困难、反复阴道炎、尿道炎、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等症状。
上期我们说了更年期的危害、症状,以及何时该去看医生。本期我们继续深入的聊一聊更年期的保健和治疗等问题。
更年期该怎么保健和治疗
更年期可以通过保健和治疗安全度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永远是最基础、排在第一位的保健措施。可以规律运动,比如每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150分钟,即:每周5次,每次30分钟,运动时心跳加快。同时,均衡营养。饮食量应适宜,种类要丰富,宜少盐、低糖、低脂,适当控制热量;再有控制体重。“一胖毁所有”,肥胖是许多慢性病的罪魁祸首。要管住嘴、迈开腿,将体质指数(BMI控制在18.5-23.9之间。体质指数计算方法: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24,但<28,为超重;≥28,为肥胖。其次,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50岁后每天钙摄入量应达到1000-1200mg。除注意摄入奶制品、芝麻、豆制品等含钙量高的食物外,还应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再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不吸烟,少喝酒,少喝咖啡和浓茶。最后是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社交和脑力劳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第二是激素补充治疗(HRT),也叫绝经激素治疗(MHT)。缺什么、补什么,这是治疗更年期症状最有效的办法,为国内外一致推荐,欧美及我国都制订出台了绝经激素治疗的指南。
第三是如果因为某些禁忌症而不能用激素治疗,或者你接受不了激素治疗,可以选择植物类药物、中医药等治疗。
第四是根据症状表现,可辅助其他治疗手段,如失眠严重,可使用镇静剂;如有焦虑、抑郁,进行心理和药物治疗;如有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进行相应的专科治疗。
第五是每年至少体检一次,同时定期进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发现异常,及时进一步检查处理。
哪些人需要激素补充治疗
如果你有下列三类症状之一,建议考虑补充雌激素(适应症):
有绝经相关的血管舒缩和神经精神症状:潮热、盗汗,失眠、早醒,心悸、胸闷,焦虑、抑郁,脾气急躁,头晕、疲乏,耳鸣、皮肤蚁行感等。
有泌尿生殖道萎缩相关的问题:阴道干燥、性交疼痛,阴道炎、尿道炎反复发作等。
低骨量及骨质疏松症表现:关节肌肉酸痛,骨密度检查发现骨量减少、骨质疏松。
激素补充治疗有哪些好处
很多人一提及激素就皱眉头,其实激素对于一些病的治疗特别是更年期治疗还是有帮助的:
可明显缓解更年期各种不舒服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最有效);可有效缓解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改善性生活,预防萎缩性阴道炎、尿道炎反复发作(最有效);可减少骨量丢失,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一线预防措施);及早启用可保护血管,减缓、减少心血管病发生;及早启用对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风险有益;改善与绝经有关的轻中度抑郁症状;雌激素可增加胰岛素敏感度,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率;延缓皮肤老化,减少腹部脂肪堆积;减少软骨降解和骨关节炎,预防肌肉减少;降低结肠癌、直肠癌发生风险。
补激素会得癌吗
有些人认为使用激素会得癌症,其实没有那么“玄乎”。下面我们看看: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与没有孕激素保护的持续的雌激素刺激有关,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是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在更年期,大多数时候卵巢处于无排卵状态,这时有雌激素,但没有孕激素,所以更年期是子宫内膜癌的好发时期。在激素补充治疗中,我们用雌激素来治疗更年期和绝经相关症状,同时添加孕激素来保护子宫内膜,这样就避免了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研究发现,雌激素+孕激素的补充方案,不增加甚至可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而且,在早期月经紊乱的阶段,补充孕激素还能预防子宫内膜癌。所以,补激素不会增加子宫内膜癌风险。
乳腺癌。目前研究已经确定,单用雌激素不增加乳腺癌风险,5年内几乎不额外增加乳腺癌风险,即使超过5年,增加的风险也很小,小到每1000人每年增加不超过1人。乳腺癌是多因素致病的,风险因素有遗传、初潮早、不哺乳、肥胖、饮酒、缺乏运动等等。研究显示,激素治疗对乳腺癌的风险要小于肥胖、缺乏锻炼、喝酒造成的风险。
在激素治疗过程中,我们会定期进行乳腺B超、钼靶检查,与不补激素不做检查的女性相比,反而更加安全了。所以,不用过于担心激素对乳腺癌的风险。坚持少吃多动、控制体重、定期检查,将乳腺癌风险减少到最低水平。
宫颈癌、卵巢癌。现有研究显示,补充雌、孕激素不会增加宫颈癌的风险;对卵巢癌的风险尚无明确的数据。
肺癌。现有研究显示,补充雌、孕激素不增加肺癌发生风险。
结肠癌、直肠癌、胃癌、食管癌、胆囊癌、肝癌。已经证实,激素补充治疗可以减少结肠、直肠癌的风险;可能降低胃癌风险,与肝癌没有明确相关性,对食管癌、胆囊癌的风险尚无明确的数据。
补激素会发胖吗
你想,我们年轻时,雌、孕激素的水平有多高,可是,我们胖了吗?用了会发胖的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不是雌、孕激素。
更年期发胖,一是因为年龄增大,基础代谢率减低,消耗减少,多余的热量就转换成了脂肪;二是雌激素参与糖、脂代谢,更年期雌激素减少、缺乏,会引起代谢问题,且使脂肪分布发生改变,脂肪堆积在腹部、腰部。
所以,激素治疗不仅不会发胖,反而有利于维持正常的体重和体型。要防止更年期发胖,一定要做到四个字:少吃多动。
作者:张汝倩(衡水四院妇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