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衡水市景县以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为抓手,秉承“政府搭台、部门服务、企业唱戏”的建设理念,整合县域资源,投资60亿元,着力打造总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的景州双创示范基地,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切实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固好基、铺好路。


政府牵头搭好发展平台。景州双创基地项目是该县立足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推动转型升级、降低运行成本、激发市场活力的又一重要举措,为让项目尽快落地,该县专门成立了双创基地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整体推进和建设工作,组建了工作专班,建立动态推进台账,明确任务职责和完成时限,研究推进措施和解决办法。为确保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如期完工,该县又成立了多个工作组,全部现场办公,每周一调度,每月一汇总,明确建设目标、建设重点,挂图作战,一线推进。为有效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该县还实行县领导项目包联责任制,建立起住建、发改、自然资源、环保等相关部门常态化沟通和协调机制。立项以来,双创基地建设先后完成土地征收、工程许可、工程验收等各个环节,目前建有大小车间39个,可供47个中小企业生产使用,车间建设实行联共体规划,内部独立分割,企业筹资,政府建设,并按照产业集聚原则进行统一分配,避免企业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目前,已形成橡塑制品、新材料、密封件、科技制造、液压技术等五类产业集群,成为中小企业向更高创业领域迈进的孵化载体。


部门联动打造亮点服务。为了能让双创基地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服务,在规划之初该县就确定建设双创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业服务载体,可在技术培训、法律咨询、金融支持、商贸会展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共享服务。在建设之初,该县就规定实行市场化公司管理,由景州镇政府注资,成立国有独资公司,全权负责立项备案、规划环评、土地手续及规划、设计、造价、财政评审、公开招投标和后期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实现专事专管,企业入驻基地仅需缴纳土地保证金。在基地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该县还扎实推进项目审批“一会三书一证”改革,着力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事项、压减审批时限,基本实现了企业注册登记线上办理,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限全部压缩到3个工作日以内。基地建成以来,中小企业将生产所需设备搬迁置办妥当后即可直接入驻投产,无需跑办各类手续。同时,为加快企业初期发展进度,实现高质量生产赋能,对入驻基地的企业提供一揽子政策支持,包括按比例返还部分税收额、减免部分水电费、优先保障企业供电等,持续服务企业,助力发展。该县还针对不同入驻企业制定出一对一帮扶政策,在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等各个方面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入驻投产前中后期各类困难和问题,打造中小企业发展沃土。


企业入场蓄牢发展后劲。该县对于准入管理坚持实行“六优先一禁止”原则,“六优先”即小微工业实体项目优先,节能环保项目优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优先,科技型成长型项目优先,隶属高精尖技术工艺、购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或外向型项目优先,依法纳税无不良信用记录实体企业优先;“一禁止”指的是严格禁止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和信用记录不良企业入驻基地,这样能确保基地引进的项目发展后劲足,环境污染小。对自愿报名申请入驻且通过初筛的企业,该县规定待缴纳土地保证金后,需要提交预发展项目资料,并报送企业发展规划,由双创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再提交给县政府,县政府组织发改、国土、住建、科技、商务、工信、消防、安监、税务、环保等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联合审批,最终确定入驻基地企业名单。为了能给入驻基地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该县还持续强化双创基地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先后帮助企业在京津沪深等地建立校企研发机构50余家,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4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协作关系,与20余所高校合作建立本地校企科研小型基地。截至目前,双创基地已进驻企业11家,均已投产达效。该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可容纳小微企业7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3600多个,年可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利税20亿元,将成为全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作者:郑蕊 卢增晖 张文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