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来到位于衡水商贸城的一座充满古韵气息的小院,见到了年轻画家时东辉,他中等身材,高高的鼻梁上架着秀气的无框眼镜,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艺术家特有的光芒。


时东辉是我的武强老乡,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师从中央美院贾又福先生,现为河北省美协会员,同时也是武强县职教中心美术教师。他1978年出生,家乡底蕴厚重的民间年画文化,从小熏染着他,影响着他。从小学到初中,绘画书法成为他的最大爱好。业余时间,他信手涂鸦,练习书法,常常达到如痴如醉的境地。父亲见他如此执着,便托朋友让他拜师常华升、张长青、薛俊水、吴兴伟等著名画家。后来,时东辉进入河北师大美术专业学习,在各位老师的耐心教导下,他的绘画技能与书法水平进步很快。他夜以继日地在艺术的海洋里汲取着丰富的营养。他浸润在传统艺术的长河里,历数经典的磅礴,徜徉在历代大师的笔下,心追手摹。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沉默而踏实的时东辉画作更具灵气,他的山水画进步尤其突出。他深知画好山水画,要走进大自然,看山水写生,看草木素描,游名山大川,赏绮丽风光,只有积累大量素材,才能画出不朽之作。他这个时期的山水画创作,受河北师大导师白云乡先生的影响,大多取材于北方的太行山。他将太行山的恢弘气势和自然壮美,与心灵感悟巧妙融为一体。他创作的《惊雷》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五周年河北美术展,并获优秀奖,引起业界人士的高度赞扬。著名画家张长青说:“东辉的山水画新颖独特,既有传统功力,又具有时代特色,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冲击力。”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师造化”成为时东辉绘画生涯中的必修课。时东辉勤于写生,多次与师友游历山水,夜宿农家,体验生活。自2010年以来,他跟随老师薛俊水教授多次进深山、入林海,实地采风,现场作画。他创作了《千秋厚土》《秋染高坡》《岁月无声》等一系列具有陕北风貌的山水作品。这些作品主题突出,笔墨鲜活,气韵生动。他的每幅作品各形式要素间有机联系,一气贯通,浑然天成,画中每种景物都有“动”的视觉感,形成了山水画特有的艺术形式。



在一次次踏进陕北高原时,时东辉被那苍凉而温情的地貌感染着,激励着。他用沉实粗犷的笔调,精心描绘了陕北高原的风土人情,糅合了现实与梦想,充满了自然原始的天真活力,每幅作品,无一不展现了高原人家苍茫而温馨的语境。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塬上人家》《苍塬》《厚土》等作品。他深知绘画作品只有饱含浓郁的真情实感,才能激起观赏者的情感共鸣,才能点燃观赏者的情感火花。因此,他尽可能地发挥水墨与宣纸的特性,尽最大努力打破前人构图常规。他常常近景置一巨石或杂树,笔法苍厚浑融,墨气淋漓尽致,杂树之形态恣意,倔强凛然。透过树林可以看到陕北窑洞,那一座座形态各异错落有致的陕北民居,正是他内心对人性温暖的渴望,也是他一直以来坚持反映民生,关注民生,以质为本的艺术追求。


画展是书画家们学习交流的平台,只要听说有重要展览,时东辉一定前往学习交流探讨。他深感艺术贵在创新的必要,同时也深知自身艺术素养的匮乏,因而萌生了继续深造的念头。就这样,年近不惑的他通过近一年多的奋力备考,终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山水画高研班。贾又福先生教导他:“宁做二流的创新者,不做一流的传摹者。不断实验、探寻,是艺术家必须的素养,也是艺术魅力之所在。”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在中央美院两年的学习中,时东辉博采众长,虚心求教,其毕业作品《夏日》和《暮归》获得优秀奖。 这次美院学习,让他更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在对历代经典作品的临摹当中,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日后创作出更浑厚深邃的艺术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时东辉创作工作室,翻开他的山水作品,缕缕墨香萦绕,绚丽的色彩尽情渲染,乱中有序,拙中见奇,以形写神,讲究意境。他笔下的一山一水,一花一鸟都倾注着独有的思想感情,表露出一种遐思。他的作品《高原春醒》在共青团河北省委主办的河北省青少年书画大赛中获青年组一等奖,《秋风吹过那片山》获中央美院作品展优秀奖。他创作的《静听秋声》描绘的是陕北的秋收景象,用浅绛着色结合没骨画法,在苍茫之外保持清新与典雅,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享受。受龚贤用色清淡的影响,时东辉作画大胆尝试写意性用笔,画面设色淡雅深沉,赭黄韵墨,石绿浸染,除注重把握客观整体外,对于细节的描绘更加深入。他的创作总是在反复推敲苦苦经营中锤炼而出,能在有限的笔墨中展现无限的气势恢弘,以生命之有涯逐山水之无涯。他学石涛,得其酣畅淋漓,做到无法之法乃为法;他学沈周,笔法细长挺秀,灵逸生动;他学范宽大多采用方笔,沧桑苍劲。他还吸收了龚贤、王时敏、黄宾虹、李可染等大师们注重大山大水的技法。他创作的《遇见》,大胆构思,精心刻画,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于一体,给人全新的艺术享受,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千年大运河》则用大胆的笔触融合了西方现代构图的原理,运用点线面的表现手法,让大运河焕发生机。


在时东辉看来,中国山水画始终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精神。 他研习中国画20余个春秋,日渐有了自己的特色。近几年,他和老师薛俊水以陕北高原的风貌为素材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在省级和国家级展览上不断获奖。他笔下的山石裂纹,在黑暗里放着光明,熠熠生辉。特别是画中的留白部分,让人产生无限遐思。武强年画研究会会长、画家吴兴伟先生说:“东辉是一位纯粹的画家,他严谨温良而又不失睿智,博学而又不失专注,所作之画博大雄浑又不迷失自我。”


时东辉不仅仅是一个画家,他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自1997年以来,除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外,他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培养美术人才上。20多年来,他培养了近千名美术绘画专业人才,为武强年画发展传承贡献了力量。他多次带学生到大自然中采风,在平山沕沕水,他和学生们择一开阔平坦之地,架起画架。面对如此美景,如何尽快找到大山带来的直观感受,并把这种独特的感受表现出来,对于山水写生较弱的学生来说会茫然无措。时东辉总是鼓励学生先简单概括,再逐渐丰富变化。从一块山石或者一棵树木画起,石分三面显头尾,树分四枝有主次,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笔有中侧转卧逆,墨分干湿浓淡焦,笔不离墨,墨不离笔。渐渐地学生们安静下来,或凝目远视,或低首沉思,或轻勾重抹,或运笔直抒。时东辉总会适时地点评大家的作品,指出他们用笔用墨和构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走,学生们慢慢学会了感知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他们在构图空间、创新思维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20多年来,时东辉带的美术班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有200多名学生的作品在各级画展中被评为优秀作品,很多学生成为武强年画的传承者,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武强的年画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 耿西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