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作为一名党员,我对建党百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振奋和自豪。”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一名入党32年的党员,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作为北京亚运会的亲历者,衡水军休干部李志军感慨万千。
1969年出生的李志军,怀着报效祖国的梦想,于1987年10月投身军旅。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他逐渐理解“士兵”和“党员”所担负的责任和意义。凭借优秀的政治品质和过硬的军事素质,1989年6月,李志军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0年9月22日,举世瞩目的亚运会在北京举办。当年3月,还在军校学习的李志军,与战友领命为亚运会保驾护航,他们对外被称为“安全官”。“能为亚运会保驾护航,感觉非常光荣非常自豪。”李志军回忆,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次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也是刚刚开启改革开放的中国向世界展示民族文化、精神气质和大国形象的盛会,“亚运成功,众盼奥运”是当时一代人的心声。
为了圆满完成任务,他们除了正常上课学习,学好练好基本警卫技能外,还要熟悉掌握37个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以及有关警卫礼仪。“能够用英语进行基本交流,是要求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说到这儿,李志军讲了一件趣事儿。由于他们英语基础普遍较低,学习英语口语成为“老大难”。发车前第一句话要说“Ladies and gentlemen, I'm a safety officer of the car……”为了便于记忆,一个不太认识音标的湖南籍战友,在这句英语的下面用汉字标记为“累得死俺的枕头们……”此事成为战友间的笑谈。李志军说,为了掌握好基本的英语对话,他们每天互相对话勤学苦练,经过半年不懈努力,全部战友以全优成绩顺利通过亚组委严苛考核,成为合格的安全官。
作为安全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运动员往返途中及现场的人身安全。“一天下来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但能够担负这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大家每天都很兴奋,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量。”李志军说,亚运会期间,他们伴随各国运动员来往穿梭于驻地和各个场馆之间,以文明、大方、机智、果敢,化解了各种突发情况,保证了比赛安全圆满顺利进行。当看到各国运动员为他们的出色表现伸出大拇指点赞时,李志军内心充满骄傲和自豪。
北京亚运会虽然已过去30多年,但李志军对当年的很多事如数家珍。“当时的亚运会大概有11首歌,《亚洲雄风》《光荣与梦想》《亚洲一家》……这些歌在60后、70后、80后心里,代表了热血沸腾的体育热情和民族情怀。”“当时亚运会的吉祥物是熊猫盼盼,寓意着盼望和平、友谊,盼望迎来优异成绩。”“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了基金奖券,让很多中国体育迷第一次接触到了体育彩票。”“为了办亚运会,全国人民慷慨解囊,共捐款2.7亿元,占亚运会全部投入的1\10。有位老人把攒了10年的187.31元养老金全部捐给了亚运会,好多小孩子一袋一袋地捐,几百块钱的毛票、钢镚儿一数多半天……特别让人感动。”李志军感慨,30多年前,祖国的国力没有现在强盛,但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亚运会做贡献。如今的中国,不可同日而语,“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再到2022年即将举办的杭州亚运会,从2008年的北京夏季奥运会,到2022年即将举办的北京冬季奥运会,都是我国综合国力逐渐壮大的彰显。”
服役期间,李志军历任战士、排长、参谋、政治指导员、政工科科长、人武部政委,曾负责多处国家机关警卫守卫,参与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庆典天安门保卫工作,多次完成外国元首访华路线及现场警卫任务,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到省军区系统工作后,李志军始终牢记党员“第一身份”,重视理论学习和政治教育,把党员意识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积极投身强军实践,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部团主官、优秀人武干部,被原北京军区授予“人武之星” 称号。
2017年12月,李志军在人武部政委岗位达龄退休,进入衡水军休一所。他退休不褪色,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党和政府的工作,积极投入到社会公益活动和文化活动中,他的摄影作品、书法作品和文章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他还经常深入社区、学校,上党课、讲党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为社会发挥余热。“作为党员军人,要始终锤炼对党忠诚、报效祖国的政治品质,坚持一心为民、终身服务的人生追求,忠实履行退休不退岗,弘扬正能量的职责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