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严格按照党中央、省委、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安排部署,以“学史力行、为民解忧”为主线,深入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引领全体党员以坚定的政治担当、务实的工作作风、有效的工作举措,从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环境问题入手,抓好为民服务,力促企业发展,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市生态环境局结合环保工作职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贯穿到学习教育的始终,不断提高便民、利民、惠企的实际效果。制定印发了《中共衡水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11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任务。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务实举措,用实际行动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为服务项目建设,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落实豁免登记一批、告知承诺一批、优化服务一批工作。同时,市生态环境局全面推行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积极开展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帮扶工作,指导企业提升改造、明标定级。生态环境系统共出动3000余人次,累积筛选出149家A、B级和引领级企业,远超去年的51家,减少重污染天气和日常执法检查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做到多指导、少打扰,推动企业提升治理水平和高质量发展能力,助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推动重点民生项目落地见效。
市生态环境局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累计完成4347个村庄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全市农村坑塘实现动态清零,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衡水市武邑县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2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示范县,治理模式被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委遴选为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
保障企业“守法经营、高质量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企体检、全员服务、全面预防”专项行动。对于全面体检发现的834个各类环境问题,明确包联整改责任人,由各级领导干部落实包联。
王建全/摄
今年1-5月份,衡水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90,较去年同期下降6.3%;PM2.5浓度48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14.3%;优良天数达到106天,较去年同期(98天)增加8天。1-4月份,衡水市7个国控断面中6个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衡水市2020年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工作被省评定为优秀等级。全市环境容量、生态空间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生态环境铁军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馈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建设美丽衡水贡献更大力量,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