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论坛


近日,由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承办的“第十一届湖城心血管病高峰论坛暨衡水市胸痛联盟2021年培训会”成功举办。大会积极借力京津医疗机构专家优势、智力优势,学习国内心血管领域的新技术和新临床进展,展现我市心内科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省的近40名心内科专家教授济济一堂,就全面加快心内科医学事业发展,共商发展大计,交流学术心得。


本次大会由衡水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衡水市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医师分会、衡水市胸痛联盟主办,衡水市人民医院承办。近年来,衡水市人民医院抢抓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的机遇,加强与京津地区医疗机构的合作交流,实现创新合作、借势发展、乘势而上,积极主动向京津医疗资源借势、借智、借力,并通过专家的“桥梁”作用在资源有效整合上有所作为,进一步做实、做细、做深合作。由此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王乐丰教授、泰达心血管病医院宋昱教授、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王立清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书旺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凌云鹏教授、北京安贞医院郭永和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张承宗教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九八零医院汝磊生教授、河北省胸痛联盟主席傅向华教授、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齐晓勇教授、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李拥军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李星涛教授、河北省人民医院韩玉平教授等专家出席大会并作了专题讲座。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面临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形势异常严峻。市人民医院与市医学会、医师协会等各学会组织,连续多年组织高峰论坛,迄今已举办了十一届。历届论坛通过积极探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途径,了解国内外心血管病领域的最新进展,对提高心血管病领域医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有重要现实意义。


衡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在郑群主任的带领下,已经拓展为三个病区。多年来通过积极制订切实可行的重点学科建设策略,积极树立品牌意识,坚持用重点学科辐射和带动相关学科的进步,进而拥有了一支技术过硬、训练有素的学科团队。在专业精细化发展上成绩卓著,形成了鲜明的技术特色,为衡水及周边地区的人民群众提供着技术精准、服务全面的医疗保障。


大会现场


开幕式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王乐丰教授、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齐晓勇教授、河北省胸痛联盟主席傅向华教授在讲话中均表示,市人民医院对准百姓需求,把建设“两满意”医院作为着力点,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规划、高层次突破,带动了医院整体上水平。这次大会鼓励通过研究与创新,鼓励借助新的技术与手段,以更可靠有效的方法提高诊断的精确化,这种以更小的创伤和适宜的技术实现解除病痛的目的,必将不断推动全省心内科医学快速发展,不断造福人民群众。


衡水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郑辉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他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党史学习教育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安康的医疗卫生行业,更应该“开新局办实事”。借助这次展示专业风采、凝心聚力、交流感情的盛会,医院将充分将大会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继续发挥区域龙头作用,进一步推进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心内科建设,广泛引进新技术、新手段,让百姓得到更快捷、更规范的治疗,享受信息时代的医疗红利!


衡水市医学会会长郝彦斌指出,人民健康、人民满意、人民放心是医疗卫生行业不懈的追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所有医务工作者面向人民群众医疗保健新需求,坚持把引领学科发展、规范学科行为、传播学科知识放在学会工作和学术活动的核心位置,为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简短而热烈的开幕式后,大会各会场专题学术讲座纷纷开讲。论坛设立综合会场和桃城会场。《完全血运重建和部分血运重建的策略选择》《STEMI再灌注治疗与微循环保护》《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心衰治疗新格局》《面对介入挑战,外科医生的思考》《起搏器的临床研究进展》《房颤抗凝治疗的策略》《2020冠脉介入治疗最新进展》《第四版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解读》《中国胸痛单元的救治建设和流程》等30多个专题讲座依次呈现……国内著名学者通过热点速递、学术争鸣、慢病管理与基层经验等多种形式展开交流,气氛热烈,互动频频。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听课人数达500余人。大会学术气氛浓厚,形成了一批具有河北特色且被国内认可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推动心血管健康与疾病防控能力提升贡献了力量!


作者:房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