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市医保局坚守人民至上理念,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持续优化服务与管理,不断提升慢特病患者就医购药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推行长处方管理,减少奔波频次。对病情稳定、需长期服用固定药物的慢特病患者,实行长处方管理,有效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推行医疗机构外配药品电子处方线上流转。慢特病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实时上传至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患者无需纸质处方,凭医保码即可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并直接进行医保结算。为方便慢性病患者医保结算,对全省统一确定的病种目录内药品,在全市范围使用统一门诊慢特病专用处方,患者凭此处方可再次或多次在定点药店购买医保药品。
设立“慢病综合门诊”,实现“一站式”服务。以往慢特病患者需辗转多个科室,健康管理与诊疗分离,耗时费力。今年4月,市医保局以问题为导向主动作为,在衡水市所有具备慢性病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统一创建“慢病综合门诊”的管理模式,实现患者在一个诊室即可开具所有外配处方(包括多个病种和门诊统筹报销所需处方),并可开具常规检查单,实现“一站式”就医。目前,市区7家主要医院已全部设立“慢病综合门诊”并正常接诊,各县市区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也已全面推开。此举避免了患者在不同科室往返跑办、反复排队等候的问题,有效缩短了就医时间。许多患者感慨:“以前看病要楼上楼下跑断腿,现在一个诊室全搞定,真是太方便了!”
推行网上申报认定,扩展跨省直接结算。慢特病申报和认定全面实行“网上办”,患者通过“河北智慧医保”微信小程序提交材料,定点医疗机构在线评审。认定病种范围及标准在评审系统中公开,网上公布进度、结果,确保了认定过程公平公正,全程透明;实行随时申报、按时限审核,大幅缩短申报等待时间。2024年12月1日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5种门诊慢性病治疗费用纳入跨省直接结算,全市可实现跨省直接结算的门诊慢特病已达10种,方便了异地就医,实现“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普及医保码和刷脸支付,优化结算体验。目前全市3610家定点医药机构已全部实现医保码全流程应用,参保慢特病患者可凭医保码完成挂号、取药、支付、取报告等操作。在全市定点医药机构部署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1800余台,推广医保刷脸支付,实现“不刷卡、不扫码、不输密码”的便捷支付体验。同时,整合“医保+自费”支付流程,全面推广医保码“一码付”,目前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已全部实现。参保人在就医购药结算时,仅需出示一次医保码,即可同时完成医保和自费部分的结算。通过医保官方平台提供药品“追溯码”查询服务,公众可详细了解药品生产来源、批次及日期等信息,有效防范假冒伪劣和过期药品的问题,保障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