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莹剔透、栩栩如生的糖画,是很多人儿时香甜的回忆。如今,制作糖画这门传统手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景县手艺人赵海强便是糖画非遗传承人之一。
乘着“互联网+”的时代东风,赵海强成了拥有近50万粉丝的网红,年入数十万元。为传承老手艺,他广收学徒,带领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致富路。
与糖画的不舍情缘
赵海强回忆,8岁前曾在村里见过老手艺人制作糖画。“一帮小孩围在一起,看着一勺糖在老师傅手里三晃两晃就画出了惟妙惟肖的生肖图案,觉得非常有意思。”
23岁那年,赵海强得知一位长辈学过糖画手艺,专程上门请教。因为喜欢,他学得十分起劲,只用了7天就学会12生肖的画法。
然而,赵海强并不愿靠这门手艺谋生,原因很简单,“年轻人摆摊卖艺,丢面子。”凭着一把子力气,他来到北京一处建筑工地打工,辛苦一天才挣8元钱。一日闲暇,他鼓足勇气,来到北京圆明园庙会,摆摊做糖画。“万万没想到,当时做糖画一天收入8000块,是我在工地打工的1000倍。”巨大的悬殊,彻底颠覆了赵海强之前的想法。
从建筑工地辞职后,赵海强开过水产店,承包过景区,但收入都不理想。最终,他下定决心——专职做糖画,传承老手艺。
乘“互联网+”东风 变身网红手艺人
20多年间,赵海强不断深入钻研糖画技艺,坚持与不同地区的糖画手艺人交流学习,手艺日渐精进。
采访时,他现场亮起绝活儿,舀起半勺糖稀,起势一拉,再向回一撇,手随心移,勺随手动,如行云流水般勾画自如。不到一分钟,一条腾飞的“巨龙”跃然而出。随即,一根竹签粘上去,稍稍冷凝,再用小铲刀轻轻铲起,一个完整的糖画就制作完成了。
除了飞禽走兽、花鸟鱼虫,赵海强还擅长人物糖画。从小喜爱四大名著的他,将糖画与经典文学人物融合,创作出了吕布、赵云、关羽、宋江、林冲等栩栩如生的人物糖画。赵海强说,虽然相比传统的糖画作品,工笔人物糖画更耗时,也需要更娴熟的手法,但他还是打算把人物糖画做精做细甚至添加故事情节,甚至想把我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都制作成糖画。
2019年,赵海强开始接触快手等网络平台。“起初,只是发布了几个制作糖画的视频,没想到受到平台和网友的青睐。”赵海强说,这股力量极大地激发了他创作的信心。他暗自思忖,借着‘互联网+’的东风,也许传统老手艺也能重现活力。
凭借一身硬本领,赵海强的糖画引来越来越多的关注,每天给他发私信、留言的人数不胜数。目前,他的粉丝数量接近50万人。每有作品发布,都会赢得十几万点赞。
开门收徒 传承老手艺
“糖画看起来是民间艺人的雕虫小技,其实是一门高深的技艺,里面蕴含了历史、美术、地方民情风俗、蔗糖工艺等复杂元素。”说起糖画,赵海强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他举例说,比如熬糖看似轻巧,但每一步都不容忽视。熬制时,糖水不停翻腾冒着气泡,为了避免糖水粘锅或者焦化,要用铁勺不停进行搅动。细细熬制一会儿以后,糖浆会变得黏稠,直至熬到丝滑不断,糖稀才算熬好了。
赵海强还介绍,糖画要画得好,必须一气呵成,而且要张弛有度。一笔下去就不能停,从什么地方起笔,在什么地方收笔,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注意线条的粗细,全靠手控制的力道和速度。
如今,为了有更多时间钻研和传承糖画艺术,赵海强创立了一个糖画创作工作室,开设糖画创作的线上线下课程,教一些真正热爱糖画的学员画糖画。“目前,有来自山东、江苏、广西等地的学员,其中年龄最大的72岁。这些人大多是农民,不好就业,通过学习这门手艺,可以快速变现,有一位老汉,通过制作糖画,一年赚了10多万元,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的变化。”赵海强说,只要是真正喜爱糖画的人,他都愿意毫无保留地传授手艺,并且提供终身指导。
赵海强对糖画爱得痴迷,他说,愿糖画陪伴他到人生的终点。目前,他正在研究,如何做成一种糖画镜框,让糖画能长久保存,还想申请一项有关糖画的世界吉尼斯记录。传承老手艺,让优秀传统文化重放光彩,是赵海强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