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衡水市安平野营幼儿园崭新的教学楼静待金秋,武邑县多所学校新铺设的塑胶操场在夏日阳光下熠熠生辉,阜城县多所学校改扩建食堂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办学条件改善提升的背后,是全市教育资源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坚实迈进的有力见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期盼提升,“能上学”已不再是唯一诉求,“好上学”“上好学”成为新的民生焦点。为回应这一需求,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提升工程作为2025年衡水市20项民生实事之一,规划投入6151万元,对全市15所学校的教辅用房、食堂、运动场等实施改造升级,总建设面积达5.47万平方米。“优质的校园环境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衡水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文清强调,这不仅是硬件设施的提升,更是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一步。


安平县南王庄镇野营幼儿园的变迁正是衡水市改善基层办学条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生动写照。这所建于1976年的幼儿园,因校舍建筑时间长,基础设施陈旧,部分建筑出现难以修复的破损、水电线路老化等安全隐患。安平县教育局积极筹措资金,迅速启动实施幼儿园重建工作。



如今走进野营幼儿园,崭新的装配式教学楼、现代化的设施、安全卫生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工人们正加紧安装教学设备。“幼儿园自去年九月开工,目前已竣工验收,秋季开学即可投入使用。”安平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总建筑面积4850平方米,包含一栋四层综合教学楼及门卫、泵房、消防水池、外网工程、教学设施等完善的附属配套。




“新建幼儿园可容纳野营村及周边村庄720名适龄幼儿就近入园,孩子们不仅能够安全便捷地入园,更能享受到与城区同等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幼儿园负责人李秀芬笑着说,幼儿园内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教学环境得到了质的飞跃,让农村孩子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好园”的愿望,切实提升了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到武邑县武邑镇中学和紫塔乡第一小学运动场,崭新的塑胶跑道环绕着绿茵球场,构成了一幅活力四射的校园图景。这得益于衡水市对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



“武邑县学校操场改造项目总投资875万元,改造6所学校操场,改造面积41373平方米,于今年3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已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武邑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运动场作为学校基础建设的重要项目,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衡水市积极优化资源配置,对全市多所学校的运动场进行改造提升,夯实学生体育锻炼的基础。



学校建设事关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广大莘莘学子的未来。为了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衡水市教育局早谋划、强推进。“3月初,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把这项工程列为年度重项工作,成立专班,制定详实方案,全面推动项目落实。”衡水市教育局计划财务科长马腾飞介绍,“推进过程中,我们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每个项目都建立了台账,就是要确保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到位,工程按时高质量完成。”


高效的推进机制确保了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有10所学校项目整体完工,3所进入内外装修冲刺阶段,剩余2所基础施工也正紧锣密鼓进行,所有工程均按照计划有序推进,确保在11月底前完美收官。


从传统教室到现代化教学空间,从老旧操场到绿色环保的塑胶跑道……衡水市正以“强投入、重落实”的决心,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努力提升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推动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当新学期的序幕拉开,这些焕然一新的校园环境,将成为衡水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坚实迈进的生动注脚,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奠定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