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军人的妻子,她十年来独自挑起家庭重担,甘愿付出,成为丈夫最坚实的后盾;作为一名公务员,她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敬业奉献,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她就是2025年度河北省“最美军嫂”、武邑县武邑镇政府科员白世倩。
为爱奔赴 从都市白领到军嫂
35岁的白世倩与丈夫都是武邑人。2012年,白世倩从吉林大学毕业后入职石药集团。当时,还是男友的丈夫尚未从军校毕业。2013年的一个晚上,她接到男友电话:“我被分配到山东烟台了……”
一时间,白世倩陷入两难抉择:是否要追随男友去异地?彼时的她,在省会知名药企拿着丰厚薪资,身边亲朋环绕,生活顺意。若跟随男友到烟台,不仅工作没有着落,还要面对举目无亲的陌生环境。但她知道,男友作为海军军官,服从命令是天职。
“等你安顿好,我就辞职去找你。”简短的通话里,白世倩作出了人生重要的抉择。三个月后,她打包好行李,毅然登上开往烟台的火车。
初到烟台,一切从零开始。四处寻找出租屋却屡屡碰壁,求职路上也多有不顺,白世倩经常在深夜里辗转难眠。纵有百般不易,她也从未向男友诉过苦。
2015年,俩人步入婚姻殿堂,定居在烟台。白世倩的丈夫在一线作战部队工作,常年不是战备执勤就是在外执行任务。新婚燕尔的甜蜜尚未消散,他们便面临聚少离多的现实。对白世倩来说,丈夫“失踪”是常态,“失联”更是日常。但选择了爱情的她,积极乐观地面对着生活中的一切。
独自扛鼎 撑起家庭整片天
“选择了军人,就要理解和支持他的事业。”这是白世倩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婚后的生活,印证着这句话背后的分量。
2016年,身怀六甲的白世倩,独自在建材市场和新房之间奔波。丈夫随部队转场到东部沿海执行任务,刚交付的毛坯房装修,成了她一个人的“战役”。选风格、定材料、盯施工、买家具,每一项工作她都亲力亲为。当丈夫执行任务归来,推开门看到温馨的家时,这个刚毅的军人红了眼眶。
2020年,身怀二胎九个月的白世倩,在产检时被医生告知胎心不稳,需要住院保胎。当时丈夫刚刚调任部队机关参谋,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经常熬夜加班。为了不耽误丈夫工作,她独自到医院保胎,直到情况严重、被医生建议尽快进行剖宫产手术时,才告诉丈夫。
2022年,公公突发脑血栓住院治疗。彼时丈夫正赶上战备任务,婆婆身患类风湿关节炎行动不便,白世倩便主动担起照顾公公的责任。那段时间,她整日在医院、家、单位之间来回奔波,给老人送饭、照看两个年幼的孩子,还要处理工作上的事,忙得不可开交。但她每天都会给丈夫打电话报平安,让他安心工作。
十年婚姻里,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丈夫因常年缺席家庭而心怀愧疚,白世倩总是安慰他:“你守着国,我守着家,我们分工不同。”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多次参加重大演训任务,荣立三等功1次,获嘉奖6次,被评为“四有”优秀军官,2023年被推荐提职交流到河北省军区系统。
扎根基层 做群众的贴心人
2021年,丈夫工作面临调动。刚生完二胎的白世倩又作出一个重要决定——报考公务员。“想离家乡近一点,也想做点有意义的事。”经过半年多白天带娃、晚上刷题的艰辛备考,她最终成为武邑镇政府的一名基层公务员。
工作中,白世倩积极学习、履职尽责、勤恳奉献。2022年8月,武邑镇接管11个城中村,组成第十片区。白世倩因出色的管理协调能力,被任命为片区包村干部。走访摸清村情、捋顺管理脉络、组织业务培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琐碎而实在的工作,填满了她的日常。
片区的“两险”缴纳曾是难题,村民们对政策不理解,参保积极性不高。白世倩创新方法,和村干部在村内设立“便民服务点”,用方言讲政策、算“明白账”,发动参保村民“以身说保”,上门为行动不便老人办理参保业务。经过一系列举措,武邑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大幅提高,重点人员应保尽保,党的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事无巨细,方能尽善尽美。”这是白世倩的座右铭。入职4年多来,她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对片区11个村的情况熟稔于心。从“厕所革命”到坑塘治理,从人居环境改善到和美乡村建设,从调解邻里纠纷到助力农民增收……她凭着脚踏实地的付出,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赢得了领导与群众的一致认可。
因在工作中表现突出,2023年、2024年,白世倩连续获得武邑县委嘉奖,2024年6月,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举起右拳宣誓那天,她想起丈夫在军营宣誓的模样,突然明白:他们虽在不同岗位,却有着同样的初心。
如今,抚育两个孩子、处理基层事务……白世倩依然在家庭与工作间忙碌着。有人问她累不累,她总是笑着说:“看着孩子长大,看着村子变好,看着丈夫安心保家卫国,就觉得一切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