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崔朝勃教授致辞



衡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亢宏山、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王世平主持大会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基层ICU医生如何创新?创新和发明究竟有什么区别?”5月15日上午,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兼MICU主任杜斌以《基层ICU医师科研创新之路》为题,在参与衡水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学术交流年会暨衡水市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会议时如是说。当天,来自国内的诸多知名专家,以及我市县市区各级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相关医护人员300余人参会。重点围绕重症医学的研究和发展作了重点学术研讨,对推动我市重症医学事业的整体发展,深化发展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深远意义。


本次大会是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重症医学质量管理,提升重症同行医疗救治水平,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而召开,由衡水市人民医院承办。


开幕式上,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胡振杰在致辞中对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在学科提升、团队建设、人才储备、技术支撑、科研创新、基础管理、对外支援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希望衡水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依托衡水市人民医院,带动好基层的帮扶,从而将优质的医疗资源辐射、扩大到基层,造福基层群众。


衡水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崔朝勃教授代表医院对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他回忆了支援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重症ICU的经历,分享了抗疫收获;指出了衡水重症医学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并对人工肺(ECMO)科学使用、医疗安全、质控达标提出要求。他表示将进一步打造学科建设规范、组织管理民主、学术气氛浓郁、学术思想活跃、人才培训系统化的重症医学分会,培训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教科研人才和开展一批高层次科研项目,推动衡水重症医学持续发展。


此次大会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亢宏山、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王世平主持。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们就《脓毒症患者营养支撑:less ie more》《重症病人凝血功能障碍》《休克复苏:大循环和微循环一致吗》《ARDS患者肺保护的3P——CVP原则》《CRRT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把双刃剑》《从护理视角看血流动力学监测》《皮肤花斑评分,您get了吗》《PK/PD指导的抗生素治疗》《CRRT并发症及对策》等多个重症医学相关领域里的热点、难点话题为大家专题讲座和分享病例,并针对学员的一些疑难问题作了解答。这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参会学员充分领略了重症医学科的国际前沿学术发展动态,大大开阔了学术视野,获益匪浅。同时,为大家提供了同行互相交流、学习的好机会,可以借此机会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帮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


据悉,衡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09年,是衡水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的挂靠单位。其由现任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时任重症医学科主任崔朝勃创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河北省重症医学重点专科,不仅为院内各学科提供危重症的诊疗服务,而且承担着大量灾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在这里,曾经成功救治河北省首例H7N9禽流感患者和河北省首例甲流孕妇。在去年和今年初新冠疫情期间,该科前后派出四十多名医生护士人员支援武汉和石家庄抗疫,创下了患者“零死亡”和医护人员“零感染”的辉煌战绩。


记者:刘国磊 郭攀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