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这个时期气温较低,空气干燥,容易导致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从而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感冒、流感、支原体感染等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它们都会导致咳嗽、发热等症状,特别是甲流和支原体感染,这两种疾病都是呼吸道感染,但它们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却有所不同。近期前来哈院就诊的咳嗽、发热患者骤然增多,在流感、支原体感染高发时节,如何做好预防、对症治疗?

 

12月25日,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门诊部组织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负责人王晶教授,在医院门诊大厅举办科普公益讲座,并同步进行线上直播。


12月25日,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门诊部组织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负责人王晶教授,在医院门诊大厅举办科普公益讲座,并同步进行线上直播。在活动开展之际,记者对她进行专访。王晶现担任着衡水市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学分会主任委员、衡水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呼吸介入学组主任委员、衡水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学组主任委员、衡水市呼吸专业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主任等职务。

 

扎根医疗守初心,热心公益担使命。王晶先后荣获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王晶不仅是医术精湛的呼吸道疾病方面专家,也是公益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因此当选为衡水市政协委员,荣获衡水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标兵等。王晶在衡水市首届基层青年医生科普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并代表衡水参赛,在河北省首届基层青年医生健康科普讲解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今年11月9日,王晶光荣当选衡水市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

 

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门诊部组织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负责人王晶教授,为群众解疑答惑。


“流感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典型表现以全身症状为主,想要分辨,可以牢记‘一烧、二痛、三乏力’,一烧:持续数天的高烧,体温可达39~40℃,并可能出现畏寒、寒战;二痛:常有头痛和全身肌肉酸痛的症状;三乏力:极度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王晶说,要做好流感识别,做好对因、对症治疗。

 

王晶介绍,普通感冒可能为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疾病潜伏期一般1-3天,传染性较低。临床症状以流鼻涕(通常为清水样涕)、打喷嚏、鼻塞为主;可有畏寒,不发热或低热(37.3-38℃);也可有头痛、咽痛或全身肌肉酸痛,但一般较为轻微。病程一般5-7天,可自愈,大部分只需要一般对症治疗。

 

2023年5月31日,由河北省卫健康委、省总工会、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主办的河北省基层青年医生健康科普讲解大赛,代表衡水参赛的王晶一路过关斩将,荣获大赛一等奖。



而目前较为肆虐的甲型流行性感冒,病原体为甲型流感病毒。潜伏期一般1-3天,传染性强。主要症状表现为以下几点:①突发高热,恶寒症状明显。一般发病3-6小时即可出现发热,体温多超过39℃,并迅速出现高热,常为甲流病人的首发症状;且由于体温迅速上升,患者常伴有恶寒;发热后可能会陆续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②全身症状明显。8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严重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疼痛,部分出现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等不适;③持续疲乏、虚弱感:大多数患者发病后会出现精神差,易疲劳,头晕,四肢无力等,恢复期相对较长;④可能会有胸部压迫感、胸闷等症状。少数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胸闷、呼吸不畅等,需警惕是否合并病毒性肺炎。

 

一般甲流症状较为明显,可通过测抗原或院内检测核酸确诊。特效药物为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有发展为重症甲流的风险,流感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包括:①年龄≥65岁的老年人;②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③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④肥胖者;⑤妊娠及围产期妇女。另外,甲流有合并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的风险,需十分注意。

 

2024年11月9日,衡水市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暨学术年会举办,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负责人王晶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


支原体:导致呼吸道感染的一般为肺炎支原体。支原体感染潜伏期可以从2天到3周,传染性较强。大多数需要就医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①刺激性剧烈咳嗽。支原体感染主要为渐进性干咳,多为刺激性剧烈咳嗽,无痰或少痰;有时可伴有痰中带血丝;②发热。也可无发热。发热者体温可达38℃以上;③全身症状。可有咽喉疼痛、灼热感;可出现全身乏力、疲劳,但程度较轻;④胸闷、喘憋。大部分轻症患者病情较轻,其中部分支原体肺炎因病变范围广泛可能出现胸闷、喘憋。感染支原体后,成人可应用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如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儿童可应用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进行治疗。需警惕的是,部分老人可能表现症状不典型,如果老人出现持续发热、剧烈咳嗽,甚至有肺部表现,或出现精神萎靡,不想吃饭或讲话,可能已经罹患肺炎。所以,要提高这方面的意识,对老年肺炎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如果我们一旦出现相应的呼吸道症状,该怎么办呢?王晶表示:首先,我们可于家中先进行一般治疗,包括加强隔离,注意通风,注意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添衣保暖,避免再次受凉,加强休息及营养,提高抵抗力。

 


药物方面建议对症治疗为主,可进行以下参考:①改善卡他症状。卡他症状即临床常说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鼻部症状。复方氨酚那敏颗粒(感冒冲剂)、复方氨酚烷胺、感冒灵颗粒等;②清热解毒:连花清瘟、蓝芩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③止咳化痰:氨溴索口服液、强力枇杷露、肺力咳合剂、桉柠蒎等;④退热药物:根据年龄可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或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如自行治疗2-3天仍发热或出现新症状,建议就医,进行病原体、血常规、CT等相关检查。

 

针对目前呼吸道病原体日益猖獗的现状,我们该怎么预防自身不被感染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呼吸道病原体的传播方式:①空气飞沫传播;②病毒污染的茶具、餐具或毛巾传播;③密切接触传播。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方法,具体做法包括:①勤洗手;②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③不随地吐痰;④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预防着凉感冒引起免疫力低下;⑤避免过度疲劳,均衡饮食,适度活动,充足休息;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⑦减少前往公共场所次数;⑧规范佩戴口罩;⑨尽可能避免与病人接触,尤其高危人群;⑩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王晶进一步指出,一是流感治疗有个48小时窗口期,病后48小时是阻止病毒扩散和减轻症状的关键时期。二是诊断甲流或支原体感染要通过咽拭子测核酸,切忌抽血检查抗体,因为感染甲流或支原体产生抗体需要7天时间,产生抗体后血液可持续3-6个月的时间,故血中抗体阴性不能排除,抗体阳性不能诊断。三是支原体肺炎患者可以不发热,仅表现为咳嗽,故如果出现剧烈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要及时来院就诊。


图、文:刘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