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硕果飘香。走进饶阳县大尹村镇娄庄村的露天葡萄种植园里,一串串鲜红饱满的巨峰葡萄映入眼帘,农户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清甜的果香漫过了田埂飘向远方。
村民索万金正穿梭在葡萄架下手持剪刀进行着紧锣密鼓的采摘。“这串得轻点剪,别伤了果粉。”他蹲在藤蔓下,脸上满是笑意。确认果实成熟度后,剪刀“咔嚓”一声,将一串葡萄牢牢地托在掌心,轻轻地放到一旁的筐内。他种了三十年的巨峰葡萄,从当初青涩的新手到如今的“老把式”,对葡萄的感情早已经融入了日常。“咱这四亩地,每亩稳产五千斤,今年雨水匀、光照足,没有受冻害的影响,看着这些挂满枝头的葡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索万金一边麻利地修剪着葡萄串上多余的枝叶,一边跟身边帮忙的亲友念叨:“咱种葡萄要讲究细节,每串之间都要留够间距,让阳光能透到底,这样糖度才上得去。你看这葡萄,晶莹剔透、果实饱满,这可是好葡萄的标志,运输的时候得特别小心保护着。” 说着,他拿起一串刚摘下来的葡萄,递到旁边人手里,“尝尝,今年这葡萄,咬一口满嘴甜汁,果肉还紧实,比去年品质还好。”
“我们村的巨峰葡萄,靠的就是‘老品质’赢口碑。”娄庄村党支部书记娄维修站在葡萄园旁,看着来往忙碌的村民,语气里满是自豪。他介绍,村里种植露天巨峰葡萄的历史足足有三十年,从最初几户村民试种,到如今近千亩的种植规模,靠的就是一代代果农对品质的坚守。“像索万金家这样,每亩产五千斤的农户不在少数。”
娄维修说,这些年村里从来没放松过对于葡萄品质的要求,通过统一组织农技员上门,从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指导,不断优化种植方法。正因如此,娄庄村的巨峰葡萄才成了客商口中的“香饽饽”,远销到北京、山西等周边省市。
来到位于村口的果品收购站,收购商张洋熟练地拿起一串葡萄仔细查看,又剥开一颗放进嘴里,笑着说:“还是你们村的葡萄口感好,每年我都先来这儿拉货,回去根本不愁卖。”说着,他便和索万金核对起订单数量,“今天先要八十筐,后续不够再过来补。”
如今,娄庄村的露天巨峰葡萄正处于集中采摘、批发期,预计可持续到10月中旬。在秋日的阳光下,一串串鲜红的葡萄、一声声忙碌的笑语、一辆辆满载的货车,共同勾勒出了一幅乡村丰收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