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淅淅沥沥的秋雨洒落田间,深州市高古庄镇北梨园村的土地变得湿润。村党支部书记李鹏一早便踩着泥土走进田垄,眼前这片从村民手里流转来的800亩土地上,黑皮冬瓜绿油油的,一个个饱满壮实卧在藤蔓间。采摘工们在田里穿梭,弯腰采收、搬运、装车,一幅繁忙有序的丰收图景。



“今年是第一年种黑皮冬瓜,本就是抱着尝试的心态,没想到收成这么喜人。”李鹏蹲下身,指尖轻轻抚过冬瓜光滑的表皮,眼里满是藏不住的笑意。当初敲定种植品种时,他和村“两委”反复琢磨,最终选择种植黑皮冬瓜——不光成本低、产量高,还抗病性强、耐储运,收下来的冬瓜色泽鲜美,不管是鲜卖还是深加工都合适。如今到了收获季,这份惊喜比预期更甚:地里的冬瓜单个能长到70斤,亩产能稳稳达到2万斤,每天光是采收量就有90吨,沉甸甸的收成正为村集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


种出好冬瓜,管护功夫一点不能少。从翻地松土、铺设地膜,到拉设滴灌带、栽插瓜苗,再到日常浇水施肥,每一个环节李鹏都不敢懈怠。为了让冬瓜产量更稳、品质更优,他特意从山东省寿光市请来专业技术团队,全程指导田间管护,还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等绿色种植技术,把科学种植的法子落到了地头,也让大家心里更有底。



清晨六点,邢台货商赵建领的货车就稳稳停在了田边。他做食品深加工生意,这次专程来收冬瓜,看着工人们往车上搬卸冬瓜,他笑着说:“今天这一车能拉7万斤,来得早才能抢上好货!”


之所以认准北梨园的冬瓜,赵建领心里有本“明白账”:这里离自己的加工厂近,省去不少运输成本;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冬瓜瓜色清亮鲜绿,皮实肉厚,品质过硬,加上价格公道,合作起来省心又放心。现在村里不光有像赵建领这样的收购商,还跟北京新发地、石家庄桥西等大型批发市场签了长期订单,同时忙着拓展电商渠道,把冬瓜打包销往全国各地。


“不管是线下批发还是线上零售,价格一直很稳定,看着这势头儿,冬瓜的市场前景别提多广阔了。”李鹏蹲在田边,轻轻拍了拍身旁的冬瓜,满脸笑意地说道。


冬瓜丰收,不光让村集体增收,还把就业机会送到了村民家门口。周边160名村民在冬瓜田里找到活儿干,高古庄镇凤凰池村的刘美珍就是其中之一。她一边麻利地把冬瓜运上车,一边笑着说:“以前总想着去外地打工,撇家舍业的不踏实。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天能挣100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过得踏实又舒心。”


待这一茬冬瓜全部采收完毕,这片土地就会进入休耕期,养精蓄锐。等到来年开春,田垄上又会种上贝贝南瓜,土地不闲置,增收不停步。


淅淅沥沥的秋雨还在轻润着田垄,把黑皮冬瓜的绿意衬得愈发鲜亮。人们的笑声裹着丰收的甜,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轻轻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