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衡水市工艺美术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我市工艺美术行业迈入组织化、规范化、协同化发展新阶段。来自全国各地的工艺美术从业者、非遗传承人、行业代表,以及各地工艺美术协会、衡水市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共计16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会上,审议并通过《衡水工艺美术协会章程》(草案)、《衡水工艺美术协会财务管理制度》(草案)和《衡水工艺美术协会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草案)。选举产生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及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领导机构成员,同时成立专家委员会和特邀顾问团,为协会后续运转奠定坚实组织基础和专业保障。
衡水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品类丰富。衡水内画、侯店毛笔、武强年画、阜城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享誉海内外,玉雕、骨雕、木雕、乐器制作、花丝镶嵌等技艺也独具特色。这些工艺不仅承载着衡水的地域文脉,更凝聚着世代匠人的智慧与坚守,是衡水珍贵的文化名片。行业内还涌现出大批工艺美术大师和工匠人才。然而,当前衡水工艺美术行业也面临技术标准不统一、市场推广能力不足、人才梯队断层、工艺设备亟待升级等挑战,制约行业进一步发展。
新当选的衡水工艺美术协会会长索敬坤在致辞中表示,协会成立是衡水工艺美术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传承文化根脉、赋能产业振兴的新起点。未来,协会将秉持“守正创新、融合发展”宗旨,围绕“传承、赋能、共享、共赢”四大方向,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全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将从四方面发力:一是夯实“传承”根基,以“挖掘、保护与整理”为首要任务,推进“衡水工美数字档案库”建设,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设立“传统工艺保护专项基金”,守护文化根脉。二是激发“创新”活力,通过搭建“设计师—匠人”协作平台、构建工美+文旅产业链、推进“数字化营销”,助力工美产品由“手工艺品”向“文创产品”与“生活美学”转型升级。三是汇聚“共享”智慧,着力打造高水平行业交流平台,健全会员服务体系,推进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四是筑牢“人才”基础,实施“领军人才”扶持计划、“青年工匠”培育计划,建立“跨界人才”引进机制,为行业培育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