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琴弦轻颤,悠扬清音伴着稚嫩的童声流淌;心理咨询师宋华耐心引导,帮孩子们跟“拖延症”斗智斗勇;心内科专家胡学敬手把手传授护心妙招;初心社工教育指导师李春荣和大家唠育儿经,手把手教家长和孩子建起“民主小家”……近日,在桃城区中华大街街道福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融合了饭香、书声、琴韵的“幸福学堂”正悄然成为居民生活的新地标。



近年来,福苑社区紧扣“群众有所需,社区有所为”的理念,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准对接居民多元化教育需求,用心打造“家门口学堂”,将多维资源引入方寸之间,构建起“抬脚就到”的学习生态圈,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有所学”“有所乐”。



用社区教育推动更多人终身学习是系统性工程,需要社区、教育资源、居民共同努力。当前,福苑社区依托“益启爱”社区课堂,联合智腾星火社工服务中心、衡水市初心社工、衡水市绿色产业协会志愿服务队等多方资源,针对老、青、幼不同年龄段的教育学习需求,配套设计特色教育内容,让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社区教育服务。丰富的课程不仅传授知识技能,更成为邻里关系的纽带,推动居民从“陌生人”向“熟人”“友人”转变,激发了老中青少年各个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大家共同参与到辖区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活动中,为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效能添砖加瓦。



从稚子习筝到长者养心,从主厨掌勺到少年立志,福苑社区以“家门口学堂”为针,以多元课程为线,在居民家门口织就了一张覆盖全龄、滋养身心的学习之网。这里不仅是技能的“充电站”,更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驿站、邻里温情的港湾和社区治理创新的试验田。


“我们希望通过打造‘家门口学堂’服务品牌,探索构建满足‘老、青、幼’不同年龄段、多样化需求的15分钟全龄教育服务圈,营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福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刘韶静表示。


通讯员  啜瑞琪  尚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