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时强调,要同步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从一开始就下好"绣花"功夫,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


牢记总书记嘱托,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持续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社区精细化管理模式,描绘出人民之城的美好生活。


在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梳理更新一户一档的民情台账。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便民服务站副站长 陈楚嵘:


我们的社区工作人员现在是有15名,每个人去分包200到300户,45天完成一轮走访,然后在我们的这个"民情台账"上进行动态更新。


南文营社区服务8个小区近8000名居民,民情台账设立两年多年来,社区工作者不断细化工作方案、完善管理流程,逐步构建起精准规范的基层治理操作模式。如今整齐排列的73本民情台账,成为社区持续优化治理的鲜活档案。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居民 辛辉:


家里的老的小的,不管有什么事,就比方说孩子大学毕业了准备上班,社区就给记上台账,记上"找工作"什么的,比我们都上心。


在容东片区,民情台账动态更新居民需求,而智慧管家则通过智能感知网络,为独居老人筑起安全防线。



雄安新区容东城市运营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 王琨:


通过物联网联通全片区25个社区的智能水表、气表等感知设备,建立独居老人用水分析预警模块,一旦发现异常,系统自动告警,由社区第一时间上门探望,实现对社区独居老人的远程看护。


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社区精细化管理的探索实践,体现在容东片区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


傍晚,在定安社区容和园小区新建的充电车棚里,居民文硕熟练地为电动车插上充电线。他和邻居们曾经抱怨的充电难,如今已被彻底解决。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定安社区居民 文硕:


我们小区电动车比较多,下班晚了之后我就充不上电了,之后我就向物业反映了这个问题,物业工作人员非常及时地多增了四十多个充电口。


增加充电口,看似简单,却涉及电力、消防、物业等多个部门,单靠物业的力量并不能快速满足居民需求。容东片区的解决办法是创新推行党建引领"大物业"管理模式,整合社区党总支、物业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委员会,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由社区党总支牵头,召集各方主体,通过协同分析,精准界定责任主体,明确整改时限,将群众诉求从"待办清单"快速转化为"满意答卷"。



中铁建物业C组团物业经理 王新磊:


有了这个"大物业"的这个协调机制,各个部门或者各个单位相互之间的协调就比较畅通一些,到底是做还是不做,具体怎么来做,由谁来做,会很快地把这事做一个最终的决定。


党建引领"大物业"管理模式,还通过实行交叉任职、合署办公机制,联合公安、综合执法、建设单位等多方资源,推动基层治理从"一元管理"向"多元服务"转型升级。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定安社区党总支书记 郭俊媛:


我们推行双向交叉任职机制,由社区副书记、副站长分别兼任组团的物业服务项目副经理,由物业的负责人兼任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这种深度融合打破了管理壁垒,既提升了物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又让社区治理更贴近群众的需求。


自2023年5月党建引领"大物业"管理模式落地以来,容东片区实现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全覆盖,解决民生诉求1469件,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从逐户走访的民情台账,到智慧赋能的精准守护,再到党建引领的多元共治,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用实干与科技传递民生温度,诠释"人民之城"的时代内涵。 


编辑:姜长淼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