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如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让治理的触角精准抵达“神经末梢”?我市以一场覆盖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干部的包网格、解难题活动,给出了响亮的回答。这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核心在于让干部真正“沉”下去,把民忧切实“解”出来。
“沉”是姿态,更是机制创新。我市创新构建“基层党建+网格化+信息化”模式,精细划分城乡网格,四级干部就近包联、责任到人,实现全覆盖。干部主动下沉报到,对接网格员,变“坐等”为“上门”。通过入户走访、线上互动,确保事情在网格中发现。干部“沉”下去,网格便真正“活”了起来,成为感知社情民意的“神经末梢”。
“解”是目标,彰显实干担当。下沉的落脚点,在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四级干部在网格中化身“宣传员”“巡查员”“信息员”“调解员”“服务员”,聚焦的是最现实的民生痛点:从高龄补贴申领、物业纠纷、环境脏乱、道路损毁,到就业就医、水电气暖不便,再到排查隐患、调解纠纷……广大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动各方资源,让一件件困扰群众的“烦心事”迎刃而解,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闭环是关键,保障长效惠民。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问题处理闭环机制。问题办结后,网格员通过回访进行反馈,将群众“问题清单”变为干部“履职清单”,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杜绝“虎头蛇尾”,彰显治理效能。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网格是连接党心民心的桥梁。四级干部下沉网格解民忧的实践,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我们要持续深化“基层党建+网格化+信息化”模式,优化网格员队伍,强化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各项治理任务在末端高效落实,让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充满温度,夯实长治久安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