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5月13日,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衡水市应急管理局二级调研员董文果介绍了衡水市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暨宣传周系列活动具体内容。
聚焦活动主题,广泛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5月12日,我市举办了“全国防灾减灾日”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全方位开展系列活动。5月13日,在市区怡水公园开展了“全国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各有关单位通过设置展板、发放资料、装备演示、现场咨询等,向人民群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针对城市防涝、防火防震、防气象灾害等内容,还将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大培训”,提升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推进防灾减灾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贴近管理和服务对象,面对面宣讲灾害事故危害和安全防范技能。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集中推送防灾减灾科普作品,在重点场所张贴悬挂安全标语、挂图或播放公益宣传片等,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注重激发媒体融合活力,加强防灾减灾救灾成就和经验做法宣传报道,加强对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宣传舆论引导。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灾害隐患排查,重点开展桥涵隧道、居民自建房、低洼易涝点及城市地下空间、河道堤防、蓄滞洪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森林草原火险区等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突出交通、水利、市政、能源等重点领域,全面开展重大基础设施涉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重大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建设。加强动态巡护检查,提前采取竖标志、圈警戒、全通知、早疏散、急排险、快救援等处置措施,尽早化解各类灾害风险。开展隐患排查深化治理活动,提高隐患排查广度、深度和精准度,确保隐患排查精准明晰、管控措施科学有效。
突出基层一线,强化应急预案演练和应急准备。细化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多灾种、规模化、跨区域联合应急演练,磨合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增强科学高效、快速协同处置能力。突出全流程应急准备,开展专项应急演练,解决应急处置中存在的短板弱项,促进预案衔接,优化机制措施,为实战积累经验、做好准备。注重群众参与,突出应急疏散和紧急避险信息报告,开展基层演练,坚决做到受威胁群众应转尽转、应转早转。指导基层加强各类突发灾害防范应对,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和重大隐患点,科学预置抢险救援力量和应急物资,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灾情能够迅速出动、全力救援、科学施救。
强化快速响应,科学高效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深刻吸取灾害防范应对经验教训,从最不利情况出发,严阵以待、严负其责,推动各级各部门落实责任措施。突出灾害多发时段,加强预警性、苗头性信息收集分析,及时组织开展部门联合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推动预报预警信息多渠道精准传达到基层一线。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提前果断转移避险,全力以赴做好应急抢险救援、救灾救助等工作。强化应急值班值守,时刻保持应急状态,确保一旦发生突发灾情险情,及时有力有序高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