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风景、观演出、品民俗、尝美食……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五一”假期,我市统筹全市文旅资源,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加强文旅融合和科技赋能,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精心筹备并推出了百余场文旅活动,涵盖文化展览、民俗体验、体育赛事、户外休闲等,带动文旅市场欣欣向荣。据统计,“五一”期间,我市文旅吸引了100万余名游客前来享受假日时光。
新业态绽放新活力
假期期间,我市文旅市场供需两旺,各地依托文旅资源,创新推出潮流体验等多元业态。其中,备受关注的冀州老街在5月1日正式开街,以“重逢记忆里 再续旧时光”为主题,青砖牌坊、木质柜台、老式照相馆等场景让广大游客实现了“一秒穿越”,邮差传信、擂鼓迎宾等互动环节和20世纪80年代街头迪斯科等经典场景重现,带领游客重温往昔岁月。
同时,各景区精心打造夜间文旅新场景。冀州区推出了“水上音乐乐购冀州”“五一”快乐消费季活动,湖畔后备厢集市、民谣乐队表演和慢时光露营等多元业态活动激活节日文旅市场,吸引游客在碧水湾码头享受阳光、音乐与湖风交织的假日惬意时光。
此外,我市依托景区推出的户外露营掀起热潮,引领游客开启新的假日户外游玩模式。其中,衡水湖旅游景区精心打造的7处露营地,吸引了各地游客在湖畔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阜城湖露营地在提供场地和餐饮基础服务的同时,打造了露天音乐会、星空电影放映、露营婚礼等多样化的场景,大大提升了露营基地吸引力,满足了游客的不同体验需求。
深度融合凸显“乘数”效应
我市各地不断创新旅游新玩法,提升服务品质,推动体育、文化、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为假日旅游注入新活力。
体旅融合打造新“爆点”。假期,2025衡水湖全国风筝嘉年华、“龙腾盛世 舟行滏阳——九州龙舟赛”、桃城第三届“翱翔中国”全国低空无人飞行大奖赛暨首届“京津冀”低空飞行器展交会等赛事活动轮番举办,吸引游客“跟着赛事去旅行”。
文旅融合展现独特魅力。“五一”假期,“文博热”持续。市博物馆《龙吟虎啸唱大风 田茂怀的艺术人生》展览展出了田茂怀的工笔、写意等四大类作品,展现其独特的画虎艺术风格;《明清重镇秦皇岛长城文物精品展》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明清时期秦皇岛长城的修筑历程和戍边生活。
农旅融合释放新活力。衡水湖樱花岛植入轻奢露营、非遗研学等新业态和汉服巡游、鸿雁迎宾等互动项目;周窝音乐小镇以“拾光音旅”为主题,打造乡村音乐主题场景,展现“音乐即生活”的理念。此外,以“花为媒·果相伴”为主题的枣强县第三届槐花节在嘉会镇古漳营头千亩生态槐林盛大启幕。这场以槐为媒、以节会友、以农兴旅的盛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打卡。
多元文旅场景激活消费市场
假期期间,多种消费场景推动文旅消费从“观光式”向“沉浸式”转变,为游客带来了全新体验。
5月1日晚,改版后的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大美衡水·湖韵千年》在衡水湖景区鸭鸭乐园(原衡水园博园)璀璨启幕。演出现场,凤凰翱翔、高空特技、策马冲锋等场景,实现“观演一体”,打造光影盛宴,激活夜间消费。同时,“文韵衡风 创享未来”文创新品宣发推介活动在衡水湖旅游景区举行,“沉浸体验+数字传播”的模式,吸引了线上线下数万人次参与,标志着我市文旅产业开启“数字化+产业化”融合发展新阶段。
在桃城区举办的“喜市春来 与城共新生”非遗文创市集吸引了广大游客参与。剪纸、陶艺、扎染、编绳……这场市集融合了传统与新兴元素,既有非遗技艺、特色美食,又有文创潮玩、国潮快闪店,让游客感受衡水独特的文化魅力,为非遗传承发展增添新活力。桃城区在上海公馆青春里夜市开展了以“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为主题的展演展示活动,为市民打造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假日嘉年华。与此同时,我市2025年度首场中医药文化夜市火热开集,现场中医大咖云集,非遗技艺展演、沉浸式健康体验、趣味养生活动齐聚,吸引了数千名市民共赴这场健康盛宴,体验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五一”假期,我市文旅市场安全、平稳、有序。期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系统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加强市场监管,筑牢安全底线,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应急值守,坚持放假不放松、执法不脱节,“线下+线上”全覆盖、“执法+备勤”全天候,保障假日文旅市场平安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