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响应河北省关于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号召,在河北省率先开展红色文化进大厅试点工作,旨在通过创新形式,让红色文化在公共服务场所焕发新活力,为全省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


衡水作为革命老区,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河北省第一个县委诞生于安平;《平原枪声》的基础原型发源于枣强;阜城马本斋纪念园记录着回民支队的战斗足迹 。这些珍贵的红色资源,成为衡水推动红色文化进大厅的坚实基础。


此次试点工作主要聚焦于政务服务大厅等人员流动密集的场所。在衡水市政务服务中心,红色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大厅入口处,一块醒目的红色文化展示区吸引着办事群众的目光,这里陈列着衡水革命历史的图文资料,从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到抗战时期的英勇事迹,再到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生动展现了衡水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奋斗历程。


为了让红色文化更具吸引力,我市还邀请了本地红色文化专家、老革命家后代等组成宣讲团,定期在大厅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大厅设置了多媒体互动设备。办事群众只需轻点屏幕,就能深入了解衡水的红色文化,观看红色主题纪录片、聆听革命歌曲等。“这种形式很新颖,让我们在办事的间隙,就能轻松学习红色文化,感受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一位前来办事的市民表示。


“我们希望通过红色文化进大厅,让更多人了解衡水的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同时也为全省的红色文化推广提供一个‘衡水样本’。”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红色文化进大厅的工作模式,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