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如何提高医疗效率、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成为医疗从业者、医务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日间手术或许成为破题之举之一。
近年来,国家出台配套政策鼓励大力推行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服务数量和质量,实现管理创新。2022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医疗机构日间医疗质量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医疗机构进一步细化和健全日间医疗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聚焦群众就医需求,把推行日间手术作为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重要举措,把手术管理做得更加精细化,减少了患者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满意度明显提升。
提到住院手术,大部分人画面感满满:办理入院、等待检查、等待手术、专人陪护,这一圈下来,估计没有一两周时间是不够的。但现在,一些疾病的患者可从入院、手术到出院只需24小时即可完成。
“日间手术是一种国际流行的手术模式。它不是门诊手术,而是住院手术,但从手术到出院只需24小时。”衡水四院院长王玉新介绍,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日间手术主要减轻了患者间接的疾病经济负担,不仅包括家属陪护而产生的各种费用,还包括病人的等待成本;从医疗管理来说,降低了费用支出,提高了医生效率。
衡水四院日间手术始于2023年,模式集预约排程、术前评估、围术期管理和术后随访于一体,为患者提供医、护、管、麻于一体的全方位、全病程的“一站式”优质服务。
眼科手术术前检查
以白内障手术为例,传统的白内障手术需要患者提前一天入院,进行一系列术前检查,术后再留院观察一至两天。
在衡水四院眼科,患者张山河的经历却大不相同。张山河因视力模糊来到衡水四院就诊,经过详细的眼科检查,发现他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在与医生沟通后,张山河选择了日间手术。
手术当天上午,张山河在家人的陪同下到达医院做了相关检查,下午不到半小时,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就顺利完成。术后,张山河在医院休息,经过医护人员的评估,第二天上午顺利出院。上午检查、下午手术、翌日出院,不到24个小时,整个过程高效而顺畅。
除了白内障之外,眼科治疗领域的玻璃体腔注药术、斜视手术、泪道手术、翼状胬肉手术、眼睑肿物切除术、角膜深层异物取出术、上脸下垂手术等都可以实现日间手术,实现了患者“省时省钱又省心”。
妇科开展腔镜手术
无独有偶。前不久,肚子疼了一周的林女士来到衡水四院妇科就诊,被诊断患子宫肌瘤,需要手术治疗。
“工作忙,不能耽误太长时间……”在林女士犹豫时,医生对她的病情作了充分评估,建议选择日间手术。林女士表示同意。
按照预约的日子,林女士接受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从入院到出院回家,总共不到24小时。
“这种病还是挺常见的,我问过几个之前做过此类手术的亲戚朋友,都至少住院3至5天,花费上万元。”林女士感慨地说,与她们相比,她的手术更省时、省事、省钱,而且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一点也没少,“出院后有医护人员跟我联系,问了恢复情况,还说我如果有其他问题可以随时咨询医生。”
“日间手术,是指患者按照诊疗计划在1日(24小时)内入、出院完成的手术或操作。因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特殊病例,住院时间不超过48小时。”衡水四院医务处处长田丽介绍,医院目前着力推行日间手术模式,以期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优化医院诊疗流程、缓解患者住院时间长和费用高的问题。
而今,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了解日间手术,愿意接受“短、平、快”日间手术。田丽表示,2024年,医院开展日间手术934例,占择期手术比例13%,主要包括眼科、妇科、普外科、心内科、手足外科等16个术种。
“开展日间手术,受益的不仅是患者,还有医院。”田丽介绍,根据测算,日间手术患者总费用明显下降,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高效地应用,住院病床周转率进一步提高,从而满足了更多患者的需求。
也许有人会问,如此“短、平、快”的手术,安全有保障吗?
“在我们科室,一般选择医疗技术成熟、手术风险性相对较低、术后并发症少的病种或术式。比如异常子宫出血、宫腔占位(子宫内膜增厚、息肉)、绝经后出血、内膜增厚、粘膜下肌瘤、宫颈息肉、肌瘤等。”妇科主任胡秀笼说,各个医院各科室技术不一样,会根据自己的医疗水平选择术式术种。
“为了保障日间手术的安全,衡水四院有一套完整的日间手术医疗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包括医生、患者、手术术式准入标准,入院前麻醉、出复苏室、出院等评估标准,以及住院期间、出院后应急预案和出院后随访计划。”田丽介绍。
此外,衡水四院已经与主城区共计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协作关系,对于符合出院标准但还需要身体或心理照护的病人,医院会将病人资料转回离其住所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社区医护人员继续提供康复护理等服务。
“日间手术今后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随着工作的细化,我院日间手术工作将取得更大发展。”王玉新说,作为解决百姓看病耗时长、费用多以及降低医保公共支出的重要手段,日间手术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医院将匹配更加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支持日间手术开展,让医患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