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城这片新四军曾经浴血奋战的红色热土上,一个关于坚韧与创新的现代农业故事正在上演。江苏田盛源生态农场以"青蛙-水蛭-水稻"立体种养,通过"公司+养殖户"模式,已带动50多户低收入农户和10余名残障人士增收致富。如今,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数智兴农实践团的青年学子们,怀着"将学问做在祖国大地上"的初心,从这片红色沃土中汲取精神力量,运用专业智慧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实际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春誓言。



数字化溯源:让农产品“透明可查”


“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看到大米从种植到加工的全过程。”二工大数智兴农实践团成员袁同学向记者展示了他们为田盛源设计的数字化溯源系统。针对中小型农场的特点,团队开发了一套简易溯源方案,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即可获取种植环境、生长周期、检测报告等详细信息。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也为农场赢得了“透明放心”的口碑。



新媒体运营:讲好生态农业故事


如何让“蛙田大米”从田间走向餐桌?实践团给出了答案:充分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讲述立体种养的故事。主播们深入田间地头,展示水蛭、青蛙与水稻共生的生态场景,科普循环农业的科学原理,吸引了大批网友关注。一场关于蛙田大米的直播,不仅带动了销量,更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产品的生态价值。


“四销模式”: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为拓宽销售渠道,团队创新推出“四销模式”:定点推销、帮扶助销、商超专销和社区展销。他们在社区设立销售点,结合线下活动推广产品;与学校合作参与电商节,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帮扶专销助力农户增收;深入社区举办展销活动,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这种精准对接市场的模式,不仅扩大了销售范围,还增强了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品牌塑造:从农产品到生活理念


实践团同学们深知,品牌的价值不仅在于产品本身,更在于其传递的理念。他们为蛙田大米设计了插画风格的包装,突出自然生态的主题;以新四军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为引领,以创始人戚思田的创业故事为蓝本,创作了融合红色精神与生态情怀的品牌故事;通过宣传册和线下讲解,向消费者普及生态农业知识。不断丰富绿色生态农业产品的内涵和形象。


未来展望:数智赋能农业可持续发展


立体种养模式与数智兴农团的创新实践相结合,为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生动案例。团队成员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助力更多绿色农产品“出圈”,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从田间到云端,从产品到品牌,这群大学生用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为绿色农业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也让更多人看到了现代农业的无限可能。


来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