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周年,迎接第25个世界读书日,4月8日下午,衡水学院在西校区举办了深州籍作家陈廷佑长篇小说《陶村兵事》的首发式。此次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借助名家名作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助力师生以文弘道、赓续文脉。
首发式吸引了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联、市作协等单位的领导,央视及地方媒体记者,还有学校师生代表共同参与。在研讨环节,党史专家、文学评论者以及师生代表从史学、文学、教育等多个角度对《陶村兵事》展开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将地域文化与家国情怀有机融合,不仅是对地方历史记忆的抢救性记录,也为当代文学增添了厚重的乡土生命力。
来自家乡的支持与认可,让陈廷佑十分振奋。他介绍,《陶村兵事》作为“龙脉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不仅延续了对家国叙事的宏大视角,还通过两代人的命运交织,深刻诠释了抗战精神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升华。陈廷佑表示:“冀中平原的‘龙脉’仍在不断延续,未来我将继续以笔为媒,书写时代新章。” 活动末尾,陈廷佑向衡水学院捐赠了新书及书法作品。
《陶村兵事》以深州陶村两代人参军报国的故事为主线,时间跨度达30年,展现了同一支部队中人物的成长与坚守。小说通过生动鲜活的人物塑造和对冀中平原风物的细腻描写,提炼出“宽平远志、正平守节、坦平无私、持平不争”的“平原精神”。全书共35万字,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并入选衡水学院校级科研项目。
陈廷佑出生于1954年,籍贯河北深州,是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同时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衡水学院客座教授。他曾担任国务院参事室办公室副主任,长期专注于文学创作与传统文化研究。其作品《龙脉》《桲椤山》广受好评,诗作两次荣获全国最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