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市工商联积极响应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多措并举助推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方面,市工商联建立了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健全了经营主体诉求反馈体系。通过《民企心声》特快专递、民营企业热线以及“政商通”小程序等多种渠道,确保企业反映问题更加便捷高效。同时,经常性深入基层与企业开展实地调研,撰写了《加强民营经济领域数据统计和发布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强内生人才培育促进特色产业科技创新的建议》等多篇政协提案和调研报告。
为了准确把握营商环境现状,市工商联定期组织调查,并积极推进调查结果的运用。通过“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调查”等活动,形成了详实的数据分析报告,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决策依据。开展“双为”活动效果调查和上规模企业调研,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在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发挥作用方面,市工商联推动实现了行业协会商会在重点行业、特色产业中的全覆盖。积极参与法治营商环境建设、调解组织建设以及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衡水市和泰商事调解中心被全国工商联认定为“商会调解基层落实年”活动中工作突出商会调解组织,衡水市企业发展促进会和衡商总会被评为河北省和谐劳动关系行业协(商)会。利用微信公众号和期刊广泛传递稳企惠企政策,开展各类专题培训、座谈60余次,培训企业家6000余人次,深度服务企业1300余家。
市工商联还充分发挥平台聚合优势,实施了助企纾困解难专项行动。通过推广“数字工商联”和“数字化用工”两个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和用工难题。截至目前,“数字工商联平台”累计贷款余额已达26.79亿元,“数字化用工”平台已培训企业2400余家,累计精准服务800余家,共为企业解决用工4.34万人次。
此外,市工商联还健全了与司法机关的沟通联系机制,推动了商会调解组织建设,畅通了民营企业维权渠道。同时,鼓励引导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内部信用管理制度,持续开展信用培训和信用修复工作。通过与税务、银行等部门的合作,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讯员:杜瑛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