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邑县立足自身生态资源、文化底蕴、交通区位等优势,将康养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探索构建了集康养、医疗、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康养产业新模式。


深挖自身优势,精心做好产业布局。该县经过实践探索,研究确定了以“医疗康复+健康养老”为重点,多层次养老为补充,老年养护、术后康复、中医药养生保健等为特色的大融合式康养产业发展体系;将康养产业纳入县域“2+2+N”产业体系,建立县级干部牵头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了《武邑县支持康养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设立医康养招商小组,并在北京等地组织“千年古邑 魅力新城”等文旅、康养推介活动,不断提升产业项目招引质效,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京津民政部门沟通联系,主动承接京津政府兜底保障特困户的托养项目,不断扩大武邑旅居养老知名度。目前,已谋划实施康养项目10个,总投资17.4亿元。


建强康养品牌,全面提升产业质效。立足县域特色优势,打造武邑“长寿之县,养生福地”康养品牌。发展“康养+田园”新业态,依托新型农业优势,积极打造包含农耕文化博物馆、生态农业种植区等12个板块在内的韩王思公民俗文化村项目、老年公寓建设项目,全力打造集“田园养生、旅游采摘”为一体的特色康养目的地;打造“康养+文旅”新模式,围绕衡水野生动物园、万亩森林公园以及在建的全息海洋馆等文旅项目,成功招引总投资2.5亿元的教育中医康养中心项目,全力打造集“时尚观光、亲子娱乐”为一体的特色康养基地;推动“康养+医疗”大融合,依托县中医院获国家立项、省级卫生乡镇实现全覆盖等优势,谋划实施总投资1.56亿元的古早清凉鑫诺医养中心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的县中医院医养中心项目以及投资2700万元的两个乡镇卫生院医养中心项目,全方位打造集“医疗康复、健康养老”为一体的特色康养矩阵。


强化支撑要素,夯实产业发展根基。该县牢牢抓住康养人才这一关键支撑,立足武邑职业教育优势,在全市首批开设康养休闲旅游专业,大力培育具备健康教育、康复护理等技能,适应康养与文旅产业结合发展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推动县职教中心与各类医疗院所、康养机构深化合作,成功与北京灸禾康靖教育集团深度合作,实现学业就业无缝衔接;聚焦康养产业专业化、高端化、品质化发展方向,推动县职业技术学院与古早清凉鑫诺医养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开设“2+2+2”贯通式培养项目,实现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企业联合培养康养人才的贯通式培养模式,为康养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