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阳光安静地铺洒在武邑康泰社区整洁的小径上,62岁的贾阿姨像往常一样,提着菜篮,熟稔地敲响了80岁张爷爷家的门。门开处,张爷爷脸上的笑容驱散了独居的寂寥。扫地、擦桌,贾阿姨手脚麻利,一边忙活,一边和张爷爷聊着社区的新鲜事。末了,她还不忘给张爷爷揉揉肩膀。“都是老伙伴,我身体还行,能帮一把是一把,看着他高兴,我心里也敞亮!”贾阿姨朴实的话语里,流淌着康泰社区“银龄互助 ”项目最动人的暖意。



今年以来,康泰社区积极推行“银龄互助 老帮老”一对一志愿服务项目,通过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结对子的方式,在社区内营造浓厚的互助氛围,让老年群体的生活更加温暖。



在项目推行前期,社区通过走访精准摸排,将身体健康、热心公益的65岁以下退休居民编入服务网格,与70岁以上需要帮扶的高龄老人形成“1+1”结对机制。从代购生活物资到协助就医,从健康知识普及到检查水电安全,志愿者们用“近邻式服务”织就覆盖全社区的关怀网络,把服务从“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有的空巢老人子女在外打工,志愿者们还教其用视频电话和子女连线,这些细微的关怀,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老有所依”的温暖,更让“孝老、敬老、爱老”的文明之风在社区流淌。此外,为保障服务效果,社区还专门建立了监督反馈机制,定期回访老人,及时调整服务内容。




“养老志愿服务不是单向输出,而是生命与生命的彼此照亮。”社区负责人说道。


如今,康泰社区的“银龄互助”已从一项服务升级为一种文化,其中建有志愿服务队5支,参与者超218人。下一步,社区将继续深耕“精细化对接、多元化服务”,从“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跨越,让文明实践真正“送”到家门口、“种”进群众心,让每一缕“夕阳红”都绽放最美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