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在我市桃城无人机基地,来自北京、河南、山东、江苏、河北等地的461人参加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考试。这反映出无人机领域的热度和人们对于无人机操控技能的重视。这一趋势,将继续推动衡水低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为未来的无人机产业乃至整个低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总考官段志勇表示,此次考试规模为华北地区最大,全国排位前三。作为省级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考试点,考试人数每月都能稳定在200人,实属难得。考试人数在300人以上的,在全国就算凤毛麟角了。今年到目前,在桃城无人机基地参加考试总人数已达2710人,其中2063人通过,获得了无人机驾驶员执照。
“无人机执照考核主要有理论和实操飞行两部分。对于题库足够熟悉且学习期间一直保持训练的考生,理论考试一般可以顺利通过。实飞考试内容有无人机悬停、360度旋转、场地绕圈等,要注意的是航线不能偏离规定的限度,同时对飞机的飞行姿态也有一定的要求。”无人机驾驶员执照监考官崔永跃说。
“这里的培训、考试、拿证等一站式服务非常方便。”来自沧州市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考试学员李巧云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想多掌握些技能。获得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后,能为未来择业多一项“硬实力”。
无人机培训,仅仅是我市无人机产业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我市着力发展低空经济,已经建成拥有1100平方公里优质低空飞行空域全国B类通航机场,在此形成了涵盖航空制造、航空旅游、无人机基地等九大产业板块,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链,为无人机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此外,我市还积极建设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如5G网络、低空智联网等,为无人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衡水通航产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童表示,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衡水无人机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从无人机的研发、制造到无人机培训、考证及研学旅游等,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都在积极投入和创新。目前,无人机相关企业已达12家,年产值近10亿元,已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衡水市桃城无人机基地是中国民用航空局指定的河北省无人机考试点和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华北地区培训中心,拥有占地面积2万多平米、1.8万平米配套无人机飞行测试和培训场地,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无人机培训基地,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无人机全门类、全等级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