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皮肤瘙痒(尤其是老年人)是许多人的一大困扰。后背、前胸、胳膊腿儿,似乎没有一处能幸免。有人甚至从寒冷的户外回到家中,全身就开始发痒。为什么一到冬天皮肤就瘙痒呢?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老年人皮肤瘙痒的频发,主要源于皮肤的老化和皮脂腺功能的减退。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逐渐失去水分和油脂,变得干燥而脆弱,从而引发瘙痒。此外,频繁洗澡、水温过高或使用碱性强的肥皂,都会进一步加剧皮肤的干燥和瘙痒。秋冬季节空气干燥,也是导致皮肤瘙痒的重要因素。
从寒冷的户外回到温暖的家中后发生的瘙痒,是典型的冬季瘙痒症。这种瘙痒通常发生在气温急剧变化时,如秋末和冬季。当人体从寒冷环境进入温暖环境,或睡前脱衣时,皮肤受到温度变化的刺激,引发瘙痒。这主要是由于冬季气温低,皮脂腺分泌油脂减少,皮肤屏障受损所致。
除了老年人,其他人群也可能因各种原因出现皮肤瘙痒。内在因素包括皮肤干燥、神经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焦虑等)、全身性疾病(如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障碍、寄生虫感染、药物因素和过敏因素等。外在因素则包括温度突然改变、刺激物接触、贴身衣物材质以及居住和工作环境卫生条件等。
面对冬季皮肤瘙痒,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保湿是关键。适当涂抹保湿霜,可以有效修复皮肤屏障,减少水分流失。其次,要避免频繁洗澡、洗澡时间过长和热水烫洗止痒,以免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同时,保持精神放松、生活规律,选择松软、纯棉的贴身衣物,避免饮酒和辛辣刺激食品,也是缓解瘙痒的重要措施。最后,保持室内湿度在45%以上,不过度使用空调、暖气,防止空气干燥。
挠痒并不能治疗瘙痒症。反复抓挠会导致皮肤发红、粗糙、隆起,甚至引起皮肤破损、感染等严重后果。衡水皮肤病医院专家提醒,在瘙痒发作时,应尽量避免挠抓,而是采取涂抹保湿霜、轻轻拍打等方式来缓解。如果持续瘙痒,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无法入睡,或者突发性瘙痒且自行不能找到病因时,应及时就医。此外,全身性反复发作的瘙痒,以及瘙痒同时伴有极度疲劳、体重减轻、排便习惯改变、小便次数增多、发烧或皮肤潮红等症状时,也应立即就医检查。
作者:王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