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024“珞珈国学•耕读传家”全国大学生公益高端研修营(河北站)在衡水市枣强县开营。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百余名大学生和中小学教师等社会人士,将在20天内分两期开展学习,在大儒之乡、董子故里领略国学特别是中华耕读文化的魅力。
“珞珈国学”全国大学生大型公益高端研修营,由武汉大学国学院发起,旨在涵养、化育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内涵、具有时代担当的青年君子。活动在暑假举行,面向全国招募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百余名,由中哲、国学博士带班,研读儒学原典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理解与现代性转化。
枣强是千年古县,文化底蕴厚重,历代贤人辈出,具备深入弘扬传统文化的群众基础。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生态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枣强县传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安金磊,近30年来始终致力于生态农业实践和农耕文化研修,在了解到“珞珈国学”全国大学生公益研修活动后,就积极寻求合作。他坦言:“想把研修营引进衡水、引进枣强,借助武汉大学深厚的国学底蕴和师资力量,积极探索一条以中华文化为内涵、农耕文化与中华经典相结合的新时代生态农业之路,厚植文化基因,推动家乡的国学文化发展和研究,培养更多的国学爱好者、传承者。”
共同的追求,促成了这场跨越千里的合作,也吸引了当地爱心社会组织以及来自邯郸、邢台、沧州等地的众多社会人士的积极参与。
本届研修营以“耕读传家”为主题,由武汉大学国学院提供学术指导,枣强县传统文化研究会主办,枣强慕慈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承办,珞珈山子曰书院、大原书院、安金磊厚土园生态农场、诗经里•饶阳风物展览馆、达儒环境艺术工程设计(衡水)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协办,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开营仪式上,大家齐声朗诵《论语》经典名句。而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星,武汉大学国学院副教授谢远笋,分别以“《大学》的主旨与根本”“以不安示仁——《论语》的哲学解读”为题,向营员们进行了解读授课。
“研修营已经在武汉市成功举办了三届,硕果累累,在全国国学领域颇有盛誉。第四届能在我们枣强举办,意义非凡,特别荣幸能参与到这一文化盛事中来。”枣强慕慈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常务总干事朱兰桂表示,作为承办单位,将竭尽全力协助主办方做好各项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社工力量。
此次课程设置,以通读精研朱子《大学章句》《论语集注》为基线,邀请国内知名国学专家和学者亲临授课,以琴、农、医讲座为雅趣,以礼敬先贤游学为体验,引导营员重温《论语》《大学》等传统经典,开启与中华先贤精神文化专题链接的旅程。同时,采用耕读模式,在品赏有机健康食物、到生态农场零距离接触传统农耕和文化中,深度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活方式。
教诲无言,传承有声。此次,数名曾经从研修营收获力量的营员选择来“传递”力量,细说自己曾经的收获。营员代表梁晓光笑言:“在首届时,我加深了对儒家传统文化的理解、对中国哲学的热爱,收获特别大。今年,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位引领者和传播者,帮助更多的学员走上儒学文化的学习和传播之路。”准哲学博士生陈世明这次参营已实现了从营员到带班班主任的身份转变,立志要“带领大家深入地学习国学经典,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以此来修身养性,完成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