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 打造旅游胜地
——看衡水安平如何构建新型“红色旅游+”体系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安平是革命老区,素有“红色安平”之称,在这片热土上诞生了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和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在峥嵘的革命岁月里,冀中抗日根据地在这里创建,留下了爱国卫国团结抗战的红色华章。
近年来,安平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将丝网特色产业元素融入红色旅游,推出了户外烧烤炉等一批旅游产品。以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为平台,点线面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业态、构建新型“红色旅游+”体系,全力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促进红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点上做精
筑牢红色旅游基础
聚焦红色阵地建设,全力创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抓好展陈提升,去年以来,投资990万元对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实施改陈提升,展陈面积由原来的607平方米扩充到901平方米,呈现出荡气回肠的史诗场景,带来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成为我市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功能最全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抓好基础设施提升。为深挖“两个第一”红色景区内涵,完成了仲韬街、红色研学基地提档升级,修建了红色革命路,改造提升了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基础服务设施,延伸红色主题餐饮、住宿、文创购物,被评为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全省智慧景区示范点。抓好活动提升。以中共台城特别支部成立100周年为契机,成功举办了“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历史贡献——纪念中共台城特支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开展了从“台城出发”思政大讲堂等系列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努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有特色的红色教育阵地。
线上做美
丰富红色旅游业态
突出红色旅游功能,以红色研学为抓手、以育人铸魂为导向,全力打造京津冀红色旅游目的地。优化旅游线路。以台城纪念馆为依托,将“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旧址”、孙犁故居、南王庄“五亿农民的方向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串联起来,连点成线、串珠成链,形成了具有安平特色的旅游线路,叫响了“网都行,冀中情,欢迎到安平!”的文旅品牌。强化数字赋能。在纪念馆充分融入VR虚拟展馆、智慧语音讲解系统、全息投影等数字化元素,让展馆史料更翔实、场景设计更生动,为参观者带来更真实的视觉体验。同时,搭建了旅游智慧平台,通过手机即可实现吃、住、行、游、乐、购等自助服务,为广大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强化研学体验。通过纪念馆、革命主题广场、红色旧址片区、支部书记大讲堂等资源,打造了“台城星火”研学基地,配备了专业化的讲解团队,开发了青少年学生及党建两套课程,共接待青少年红色研学学生20万余人次,形成了以“红色文化”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
融合做优
构建“红色旅游+”体系
以台城红色景区为依托,突出工农文旅融合,着力延伸红色旅游链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双提升。红色旅游+衍生。拓展红色旅游发展空间,积极探索文创产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思维,研发推出了主题打卡印章收集册、玲珑杯等实用且美观的文创产品,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与推广。红色旅游+农业。结合安平白山药等特色农产品,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食品深加工产业园,推出了白山药及预制菜系列文创食品,丰富农业旅游功能。同时,与安平县油菜花鉴赏月等文旅活动相结合,打造了一批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旅项目。红色旅游+工业。丝网是安平县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将工业元素融入红色旅游,推出了烧烤架等一批旅游产品,并与丝网博物馆等景点相结合,将生产线打造成观光线,把企业文化演绎成旅游故事,构建集产、游、销、艺为一体的新型“红色旅游+”体系。
下一步,安平县将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勇于奉献”两个第一精神,力争将台城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成为京津冀红色旅游目的地,为打造“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贡献安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