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山水相知 共赴美好——网络媒体衡水行”主题采风团走进中国·安平国际丝网展览馆和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探访安平丝网“前世今生”,追寻红色革命足迹,领略天下网都、红色安平的独特魅力。



安平县是中国丝网之都,拥有丝网生产企业1.3万余家,其编织类丝网产销量、出口量均占全国的80%以上,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以及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安平丝网已发展到6大系列400多个品种6000多种规格,应用于石油、化工、造纸、医药、航空航天等十余个领域,是河北省107个省级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之一,衡水市首个千亿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采风团走进丝网展览馆,仿佛进入了一条时光隧道。展览馆集合声、光、电子屏等多种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图片、文字、实物、模型等形式,全方位展现了安平丝网的“前世今生”。从编绢织罗到创新自强,从走街串巷到通达五洲,从艰难抗战再到丝网重振……安平丝网历经500余年传承创新,已经从传统手工业蝶变升级成现代特色产业集群。


从日常的护栏、石笼网,到石油化工、空气净化等设备滤网,再到广泛应用于航天等尖端领域的3200目不锈钢密纹网……展览馆内,300多种各式各样的丝网展品令人目不暇接、啧啧惊叹,引得采风团成员争相拍摄记录。“安平丝网种类之繁多、应用之广泛、工艺之精巧,令人震撼。作为县域特色产业,安平丝网实现富民强县,推动乡村振兴,更借助丝网国际博览会走向世界各地,真的很了不起。”来自石家庄的自媒体“庄里微”负责人李双锋说,他虽不是第一次来安平,却是第一次深入了解安平丝网。这次安平之行,让他对“世界丝网看中国,中国丝网看安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切的体验。


安平是革命老区。在中国共产主义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直接领导下,以弓仲韬为代表的安平党组织的创建者,先后于1923年8月和1924年8月,建立了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台城特别支部和河北省第一个县委——中共安平县委,开创了党把支部建在农村基层的先河,有力推动了周边地区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资源和精神财富。



当天上午,采风团走进安平县台城村,只见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上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馆侧的红色火炬雕像火焰热烈。进入展厅,一座汉白玉雕像映入眼帘,弓仲韬和李大钊双手紧握,炯炯双目注视远方,头顶上空,党徽熠熠生辉。



大家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依次穿过“播火台城 开创先河”“燃亮安平 辐射周边”“发动群众 燎原冀中”等六个展区。从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一件件陈旧的历史文物中,追寻红色印记,感悟革命精神。馆内的壁式景观、立体造型、幻影成像等结构语言和圆雕、浮雕等艺术呈现形式,多角度展示了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大家被弓仲韬等老一辈革命者至死不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和“敢为人先、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


“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的建立,对农村,尤其是对北方农村党的建设,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这次参观学习,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党性锤炼,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安平这片红色土地的魅力和力量。”浙江省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智媒事业部主任童炜来直言“此次采风,收获很大、感受很深。”


摄影:陈康 陈月振 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