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立 摄
2010年,武强县街关镇西南街退休干部高书坡,在街关老县城城墙根挖土处拾得两块城砖并收藏。这两块城砖均长31厘米,宽15.5厘米,厚7.1厘米,而且,一块砖上刻着“郑家西河头修”,一块砖上刻着“十人界吴家村”。据文史工作者考证,该城砖系最初修筑武强县城民工“分活”时的标记,标记砖中的“西河头”“吴家村”在武强县清代的251个村及现在的238个村中都查找不到,经多方核查,发现这两个村在深州境内,从这可以看出,当时修筑武强县城时,除本县民工,还动用了武强境外的人力。
据《武强县志》《直隶深州总志》和《深州风土记》等史志记载,五代后周显德元年,洪水冲毁了当时的武强县城(在今天的旧城村),显德2年,冀州刺史张晖组织人力、物力在今街关镇修筑了这座武强县新城,县城虽然规模不大,周长只有4华里零156步,而且是内筑土基,直到明代重修时才变为外砌砖石。但由于历史上武强地处燕赵分野,宋辽征战的前沿地带,致使该城历经宋、金、元、明、清诸多朝代,多次维修和加固,一直是一座经济、军事、文化都比较活跃的古城。作为县城治所长达996年之久。
武强县城于1951年6月由街关镇搬迁到小范镇,街关镇虽然不再是县城治所,但它的深厚文化底蕴却仍然深深地铭刻在世人的记忆之中。
兵家必争的前沿
武强县在宋辽时代是两国交兵的战场,《直隶深州总志》记载:“太平兴国八年,契丹(辽国前身)南侵武强,杀都监孙某,俘其妻李芳仪而去。芳仪系南唐中主李璟之女,永宁公主也。”当时,武强县城作为重镇,设立都监(一般县不设都监,州以上才设都监,武强县设都监,可见当时其战略地位)驻防。孙都监,原是京城官员,娶永宁公主为妻,同赴武强为官。宋朝北都教官晁补之依据史实写过一首《李芳仪》的诗,详细而生动地记载了这一史实:“金陵宫殿春霏微,江南花发鹧鸪飞。风流国主家千口,十五吹箫粉黛稀。满堂侍酒皆词客,夺锦挥毫在瑶席。《后庭》一曲风景改,收泪临江悲故国。令今献籍朝未央,敕书筑第优降王。魏俘曾不输织室,供奉一官来武强。秦淮潮水钟山树,塞北江南易怀土。双燕凌秋梦柏梁,吹落天涯犹并羽。相随未是断肠悲,黄河应有却还时。宁知翻手一朝事,咫尺河山不可期。仓皇三鼓滹沱岸,良人白马今难见。国亡家破一身存,薄命如蓬信流转。芳仪加我名字新,教歌遗舞不由人。采珠拾翠衣裳好,深红暗尽惊沙坠。阴山射虎边风急,嘈杂琵琶酒澜泣。无言数遍天河星,只有南箕近乡邑。当年千指渡江来,千指不知身独哀。中原骨肉又零落,黄鹄寄意何当回?生男自有四方志,女子哪知出门事?君不见李陵椎髻老穷边,丈夫漂泊尤堪怜。”
五代时期的后晋,以北面行营招讨使的杜重威曾屯兵武强。后来,与兵马都监李守贞共同屯兵于当时的武强县城。开运三年,二人卖国求荣都投降了契丹,做了可耻的叛贼,导致了后晋王朝的灭亡。
近代,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武强县城街关镇,作为冀中与冀南的交接处和日寇向西进攻的沿途重镇,曾成为抗日军民的主战场之一。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向我华北地区开展了全面进攻。9月27日,日本侵略军分为水(滏阳河)陆(沧石路)两路入侵武强,当日侵占了武强县城街关镇。从此,武强人民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抗日军民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拿据点、烧岗楼,瓦解和消灭敌人,前仆后继,在街关镇进行了多次争夺战。到1945年5月30日,冀中部队胜利攻克武强县城街关镇。至此,武强县彻底解放。
靓丽宜人的风景
武强县街关镇,在近千年的历史上虽然一直是一座纯土城或外部砌砖的土城,但长期居于水势浩淼的滹沱河畔,有着怡人的自然风光;虽然县城不大,但城内26处坛庙和迎宾馆、旌善亭、申明亭等建筑和商号、店铺、楼阁,相互辉映,甚是壮观,加上五彩缤纷的武强年画作坊……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武强史志上记载的民间10大名景,其中的《楞严晚钟》《滏川夕照》《长堤春色》等名胜都在街关镇内。此情此景,曾引起明代嘉靖年间诗人梁忠的诗兴大发,至今《武强县志》和《深州全志》仍留存着明代诗人梁忠的《登武强城》:“踏上危城八面开,武强形胜是天裁。云连瀛海三河会,地接长山一脉来。楼阁壮观如茂宰,烟花争灿见蓬莱。凭栏探月春无限,笑引沱川入酒杯。”
祖籍正定府新河县的张仑(?——1644年),崇祯年间流寓武强,因留恋当地的风景遂在武强县城以作画工绘为生。张仑酒后,常登上武强城楼四下眺望,别人问他在干啥,他说在作画哩……从这可以看出,张仑对武强县城街关镇及风景的深情厚爱。
武强年画的摇篮
街关镇,在历史上作为武强县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不仅催生了商贸各业的繁荣,也孕育了独特的民俗文化。从解放后对民间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街关镇南关始终保持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文化气息。从宋元时期到明清时代一直是武强木版年画的传承发展和制作、销售中心,到清末民初仍有字号可查的年画作坊多达144家,一首“山东六府半边天,比不上四川半个川,都说天津人烟厚,比不上武强一南关,一天唱了千台戏,找不到戏台在哪边”的民间歌谣,折射出了武强老县城在漫长历史时期内以年画为特色的文化风光。
《深州风土记》记载:“武强地瘠人贫,物力稍绌,民往往画古今人物,刻版集印五色纸,入市鬻售,悦妇孺。其事至鄙浅,然颇行远……”武强年画作为农耕社会基础上土生土长的一种民间艺术,明清时代以街关镇的南关为“龙头”和基地得到规模化发展。据南关范氏族谱记载,明代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大批移民到武强,其中包括在山西“经画务”的范应龙后代。他们到武强后与原地的画业人员共同协作,大力发展以神码、对联、民俗年画为主的画业。许多画业作坊除聚集到武强县城南关内营业,还辐射到县城周边60多个村庄开办有1000多家年画作坊,并产生了县城最著名的“宁泰、泰兴、天玉和、万兴恒”四大家和农村“祥顺、德隆、东大兴、大复兴”等八大家有影响的画店,并在全国各地设有180多处年画印刷点和年画批发庄。年画品种也发展到适合民间欣赏习俗的多种表现形式,年画内容上从农事耕织、社会百态、娃娃美女、仙佛神像到人生礼仪、节俗活动、吉庆花鸟、历史典故、童话寓言、戏曲小说、近代战争、新闻时事,几乎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将丰富的民俗、淳朴的民风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寓于年画艺术之中。
改革开放的今天,古老的街关镇,在弘扬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同时,工业、农业、科教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在与时俱进地发展,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作者:刘金英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