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委会骨质疏松诊断和治疗会议暨衡水市湖城骨质疏松防治研究所成立大会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四楼远程会议室以线上形式举办。此次会议由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分会、衡水市湖城骨质疏松防治研究所主办,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承办。


中国步入老年化社会,骨质疏松症患者约上亿人,这是我国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骨质疏松的早诊早防早治逐渐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以骨科为龙头的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发挥其特色专长,携手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影像专委会举办此次会议。同时,会上宣布成立衡水市湖城骨质疏松防治研究所。


当日下午14时,市四院远程会议室视频屏幕准时亮起,北京、石家庄、沧州和我市的专家悉数亮相,会议正式拉开帷幕。出席大会的有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于代友教授、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随学斌、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王勇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的程晓光、袁强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崔建岭教授、哈里逊国际和平医院的姜立杰教授等。线上同期参与人数达3280人。


嘉宾致辞后,会议首先宣布四院成立衡水市湖城骨质疏松防治研究所。而后,会议围绕骨质疏松的防治,各位专家依次进行讲座。崔强教授就定量QCT在脊柱病学中的应用娓娓道来,程晓光教授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做了详细讲解,崔建岭教授则对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用于骨疾病的现状做了深度剖析,王勇教授奉献了关于定量QCT骨密度临床应用的精彩演讲……


会后,随学斌副院长接受记者采访,当被问及“为何此次会议选择在四院举办”和“四院成立衡水市湖城骨质疏松防治研究的意义”两个问题时,他说:“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急救、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又名衡水市骨科医院,是以骨科为专科特色的医院。目前我院骨外科分为5个亚学科,分别为骨关节科、创伤骨科、手足外科、脊柱外科、骨科,对骨科疾病的诊疗更加专业细致,我院骨科以先进的技术水平、周到的医疗服务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所以,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分会决定将此次会议地点定在四院。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深入,老年人的人口比例增加,随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不断呈现,其中骨折疏松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问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令我们的骨骼变得多孔和脆弱的疾病,它一般不容易被发现,没有明确迹象或症状,直到骨折时才被发现。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来说,轻微的碰撞就可能造成骨折。骨质疏松症所导致的骨折最常发生在髋部、脊柱,骨折后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后果。研究表明全世界50岁或以上人群中,每三位女性及每五位男性中就有一位患有与骨质疏松有关的骨折,骨折后的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在全民中开展宣传骨质疏松症预防保健及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康复等工作尤为重要。


我院在我市率先先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骨密度测量仪,能够更加准确出患者的骨密度,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患者,更加专业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及治疗方案指导,防止骨折发生。而针对已经发生骨折的患者我们建议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我院开展了各种微创手术如髓内钉固定术、椎体成形术等,这些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时间短,下床早,能够尽早开始康复锻炼,加速伤后恢复,降低患者骨折后致残率及致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现我院成立衡水市湖城骨质疏松防治研究所,旨在推广骨质疏松症防治、保健、康复、质量方案,造福广大衡水百姓。”